第72章 万里同风

蓟城官学的铜钟响彻云霄,寒门士子手持《实务策论》涌入考场。张居正立于高台,展开绢帛:“今日终试——论《均田法与流民归附之策》。”

范阳卢氏子弟卢毓面色惨白,墨汁滴落污了锦缎考卷。昨夜族老密议声犹在耳:“若再让刘放之流夺魁,卢氏百年基业尽毁!”他瞥向邻座的寒门学子,那人正以指蘸水,在案上默写《盐铁论》批注。

“时辰到!”武则天的玄甲卫收卷如风。卢毓突将毒粉撒向刘放,却被田豫一箭射穿手腕。毒烟反噬卢氏族老席,卢琛咳血倒地,袖中滑出私通乌桓的密信:“此子……构陷……”

三日后放榜,刘放之名高悬榜首。陆昭亲授幽州典农校尉印,寒门欢呼震天。卢氏祠堂内,族老焚毁地契田册,火光中嘶吼:“陆昭不死,士族不亡!”

北海盐场的卤水池映着残阳,刘备抚过新制的风车水渠。简雍疾驰来报:“糜竺以十万石粮换秦弩图纸,粮车已至城外!”

“拒之。”刘备拾起盐晶,“传话糜子仲:北海的盐可赠,图纸永不外流。”

夜色如墨,关羽率“护田骑”截杀冀州溃兵。血战中拾得袁谭密函——曹操绝笔血书,邀袁氏共抗幽州。张飞扯碎信笺:“大哥!此物可换幽州甲胄三千!”

刘备却将残信投入灶膛:“非君子之道。”转身令简雍仿写十份,暗遣死士散入邺城、兖州、洛阳……

七日后,邺城袁氏旧部哗变,玄甲卫兵不血刃收冀州三郡。

柴桑水寨的浪涛拍打战船,孙策劈断案几:“父亲掘玺惨死,此仇必雪!”

周瑜拾起玉玺拓本,指尖抚过“受命于天”的刻痕:“陆昭熔玺为犁,此乃天赐良机。”他展开江东盐铁图,“广陵盐场、吴郡铁矿,当尽归孙氏!”

百艘蒙冲斗舰夜袭袁术盐船,却高悬幽州玄甲旗。庐江太守陆康得报惊疑:“孙家怎有玄甲卫的旗号?”

副将颤声:“探子说……孙策劫的是袁术私盐!”

玉门关外的朔风卷起韩遂残旗,马超银枪挑起曹军头颅:“父亲!幽州密使到!”

马腾展信冷笑——曹操绝笔血书的抄本,末尾朱批:“文约首级可换战马三千。”

“好个借刀杀人!”他焚信狂喝,“屠尽曹氏余孽,头颅送幽州换铁犁!”

羌笛呜咽中,西凉铁骑踏破酒泉。幽州熔炉正将刀剑铸成农具,犁头刻“幽州官造”,随流民车马散入十三州。

德阳殿蟠龙柱重修如新,刘辩摩挲《均田法典》:“镇北将军欲朕为傀儡乎?”

田豫解下铁弓:“陛下可知?慕容皝在盐井背完《盐铁论》,昨夜咬舌自尽了。”

刘辩指尖颤抖,法典坠地。玄甲卫的脚步如闷雷碾过宫砖,青篷马车悄然出宫。

武则天声音随风入帘:“陛下在幽州官学的别号,可想好了?”

淄水麦浪翻金,刘备以曹军残甲铸锄:“分予流民,就说……是阵亡将士遗赠。”

简雍飞马来报:“幽州邀主公观秋收大典!”

张飞蛇矛顿地:“鸿门宴!”

刘备望向田间——老农正以曹盔舀水浇苗,轻笑整冠:“备三车新麦,带那卷《齐民要术》。”

蓟城官仓前,陆昭将最后一粒粟倒入粮斗。万民跪拜声中,武则天展十三州舆图:

“幽冀盐铁已成,青徐流民归心,西凉战马俱备。”朱笔圈住江东,“唯孙氏……”

陆昭折桃枝插于图上:“待春汛至,江东盐船该换主了。”

长江怒涛拍碎孙策战船时,“玄甲”旗早已朽烂。洛阳旧宫废墟间,野桃破砖而生,花瓣落处,《均田法》正被寒门传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