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效率对比:三类企业的差异

为何要对企业进行这样的划分呢?因为这三类企业有着明显不同的效率提升空间,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也截然不同。

产品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本质上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实现成本优化。虽然这类企业会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比如,依托智能制造改进产品制造流程、进行反向定制的生产、实行智能化的线上营销等)来优化其产品或者服务,甚至改变其业务模式,但最终都只会改变其自身的业务效率。

平台型企业可以为某个产业或行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高。它们通常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应用,为某个行业上下游的企业提供在线交易、供应链协同以及融资服务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与服务效率。例如,找钢网是一个全流程的钢铁电商平台,连接了钢厂、贸易商、加工商、物流商和终端用户。它的核心业务是在线交易,同时提供仓储、加工、配送、金融等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对数字生态企业来说,它的效率提升能使某个产业或者行业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利用数字平台为参与者创造连接与协作机制。这种连接与协作机制不仅提高了某些具体业务或者某个企业的效率,而且满足了多种业务形态的产业协作。

例如,当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个人互动时,我们可以同时浏览公众号,这是自媒体人和读者之间的业务连接;微信支持个人支付,这连接了商户和消费者。微信这个生态系统不仅实现了个人与个人的连接,还实现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连接,这种连接已经渗入各行各业。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微信小程序的嵌入,使得微信服务范围已经远超个人即时消息服务。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来提供服务,例如,“美团”小程序可以帮你订餐,“携程”小程序可以帮你订票,等等。一旦形成这样的生态,企业的业务形式将不再局限于几种,而是时刻会涌现新的业务形式。

这与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类似,自iPhone普及应用商店(App Store)这个概念以来,智能手机通过应用商店为整个生态的参与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每个参与者既可能是应用的发布者,也可能是应用的消费者。应用商店创造了使每个参与者都很容易连接和提供服务的方式,这与微信小程序是类似的。

这三类企业的特征对比如表1-1所示。

表1-1 三类企业的特征对比

图片表格

数字生态企业通常具有更稳定的业务模式。相比之下,产品型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平台型企业则需要优化其业务模式,以更好地参与产业链协作。数字生态企业通常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更好的竞争策略,主要聚焦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其自身的发展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

究竟是什么让数字生态企业能够保持长久不衰呢?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需要分析这三类企业不同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潜力。

传统的产品型企业通常专注于特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于产品型企业的业务增长主要依赖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产品型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升级来保持竞争力,并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虽然产品型企业成长性相对较弱,但在某些特定市场和行业(如高端制造业、奢侈品行业等)中,仍然具有稳定的增长潜力。

平台型企业通过构建连接用户和商户的平台,能够促进双方之间的互动和交易。平台型企业的发展速度通常较快,但可能受到用户规模、平台黏性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平台型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展服务范围来吸引更多用户和商户,从而实现持续增长。虽然平台型企业可能成长性略逊于数字生态企业,但其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数字生态企业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系统,能够快速引入合作伙伴和服务商,共同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这种协作效应使得数字生态企业能够以指数级速度扩张,并在不同领域实现快速增长。由于生态系统内资源共享、数据流通,数字生态企业能够更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从而持续吸引更多用户和合作伙伴。因此,数字生态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