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侯景

尔朱驰马大都督将目光投向了广成关方向。

广成关比其他八关更靠近南方,是直面荆州平原的一道重要关卡。

他心里琢磨着,不知道独孤信能在那里做到什么程度。

就看着侯景猛冲冲地一撩帐帘,离去的背影步伐一深一浅。

尔朱驰马轻轻抚摸着自己颌下的黄须,陷入了沉思。

不管怎样,他手中的赌筹还有很多。

之前顶多算是被蚊子叮了一下,虽说又气又恼,所咬处局部红肿,但这根本无法改变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

这就是大势所趋。

他只需随便从帐下明星如云的大将中随意地遣出一人。

顺势再微微轻松指缝。

从攥在手中,名师如林的一众诸胡兵马里洒落那么一小络。

便可直如凌空化五岳,移山填海也似地砸在这中州之地。

瞬间就足以填补那人苦心良久造出的所谓破绽。

蚍蜉撼树,犹自可笑。

朝生暮死,不可语冰。

而这大都督的深谋远虑,侯景不知,也全然不做其想。

离开尔朱大都督军帐,他只觉得胸中有一股戾气,如火似地煎着自己的五内。

因此,脚步愈加地快了。

尔朱军中其他众将诸人见他这副样子,都觉得如同风雨欲来。

不由都纷纷侧目,轻轻地放缓了呼吸。

疏忽间。

一个头戴镔铁兔头面具的掼甲之士,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这矮小胡人有些跛足的身影后。

紧接着,像这样的武士也不知道是从何处冒出来似地。

竟是越聚越多,越来越密集。

足足有六七百人,缀在侯景身后,次第汇做一道洪流。

而这洪流还犹自在蓄集。

最终,有近千武夫纠纠而行。

只听得一片甲叶声哗啦啦如海涛滚滚,而未闻有一丝异声。

这尔朱军铁打似得营盘内,竟无一人敢当其前。

闲人如波分浪裂,直直朝两侧避让开来。

彼辈头戴着诡异的兔头面具,动作之间,冷森森的兔耳上下起伏,诡异如黑天下的海浪。

许多军将看到这副样子,不由都咽了一口唾沫。

就连那刚刚返回军帐,还稳稳坐在马上的斛律金看到了这副阵势,也不由轻皱眉头。

这员大将心里清楚。

虽然自己平日看其人作态乖张而不喜。

但这一次。

侯景这个羯人。

怕是要认真的了。

......

南接宛襄,北连河洛。

历经几百年风雨,广成关依然矗立。

汉时飞光,流转魏晋,照于今世。

关城之上,被拆毁的痕迹仍清晰。

此关城拆毁工程,似乎进行得颇为仓促。

如今漫步关城,目之所及,四处散落着也不知道是行军,还是撤军时遗落的各类器械。

有的破损不堪,还残留着激战的痕迹。

密集的箭镞、断裂的长槊,随意地填充在墙角外、沟壑边的空白。

关城的墙壁上,烟熏火燎的痕迹触目,有大片焦黑。

在关城后方不远处,踏入那片区域,一幅浮尸绵延数里的骇人场景映入眼帘。

战场上,殷红的水汇聚在一起,仿佛要将这片土地彻底浸染。

血流漂杵,尸积成山。

阵亡兵士,多身着深红号衣,偶有外披坚固铠甲者。

他们或仰卧,或俯卧,姿态各异,却都如定格在了生命消逝的那一刻。

战场上,随处可见绣有“魏”字或“荆州刺史李”字的大纛军旗。

微风中无力飘动,其上沾满了尘土与血迹,曾经的威风早已随之而去。

这些士兵身着红色号衣,源自五行德运轮转之说。

后汉光武以火德而再开汉统,而其后人禅让其祚予曹魏。

火生土。

于是,曹魏政权为彰显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自定为土德。

而后,西晋依旧法通过禅让取代曹魏。

遵循五行相生的土生金原则,西晋认定自身为金德。

在五行对应的颜色体系中,金德对应白色。

于时,西晋举国上下最尚白色。

无论是宫廷服饰,还是建筑装饰,亦或是日常器物,白色都往往成为主调。

永嘉之后,天崩地陷。

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自认继承西晋正统。

按照五行相生顺序,金生水,后赵遂定为水德,乃崇黑色。

而慕容氏建燕而平河北后,同样以继承后赵自居。

依照水生木的规律,前燕将自身德运定为木德,崇青色。

兼之前燕龙兴之地为东方辽地,在古代五行方位学说中,东方对应青龙,亦属木。

白驹匆匆,兼之或有过客如氐秦者,直至本朝顺应天命而立。

五德轮转之说再度发挥作用。

这一次,木生火,德运变成了火德。

恰似五百年前,先汉衰微,王莽篡祚。

而后汉光武崛起,复汉室,新开火德之统。

但关于国朝五德归属,并非只有这一种说法。

明帝改制后,廓清胡氛。

乃有人认为本朝应直接继承西晋正朔。

若如此,金生水,则崔魏当属水德。

然,水火不相容。

因此关于德运的争议,暂且搁置。

却仍在一定范围内暗流涌动,时而泛起涟漪,影响着朝堂决策与士林间舆论。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崔魏曾获得的地位,经官方默许与民间不断加工,几近成为既定事实。

不过,本朝对红色并无特别偏好,不像西晋钟情白色那般。

即便偶尔使用红色,也多采用较深色调。

尽管有人诟病这颜色为“夺朱之紫”,但这既非官方礼制规定,也无确切定论。

着装色彩选择较为随意,穿红色与深色服饰的情况相对常见。

眼前这支部队,乃荆州刺史李琰之麾下兵马,是针对南朝,而在荆襄一带部署的一支寓守于攻的野战兵团。

士兵服饰上的红色点缀,多少反映出李琰之对相关事物的兴趣。

至于何种人会对五德相生相克、气运轮转之术兴致盎然。

其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

就在这片满是身着红色调服饰的伏尸场中,有两个身影相对。

也不要身后随侍之人。

他们就各自坐在一张胡床上,中间摆着一张矮几。

一人宽袍大袖,眉目间依稀有胡人相貌,却更显英俊不凡,正频频自斟自饮。

另一人身披甲胄,却甲叶不整,头发倒竖,发冠歪斜。

脸上还有青黑的烟熏火燎痕迹,显得极为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