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一直顺风顺水的曹丞相有些低估荆州的困难了。许多预想中的难题与阻碍出现,一度让曹操头风都复发了。
沉吟良久,曹操命人把中军师荀攸叫过来,打算问问幕僚的建议。
“丞相,您找我?”
荀攸被到大营的时候,一眼就望见曹操略有头疼的神情,立刻微微拱拱手询问道。
“公达,刚刚校事府的人汇报,江东水军分兵回援江夏郡了。”曹操微微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荀攸道。
听到这一个消息,荀攸神情顿时一变,脸色显得有点凝重。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蔡都督的统率的水军不多,文远将军又不习水战。倘若碰上了江东水军,恐怕要吃大亏。”
“如果蔡都督顶不住,江东水军甚至可能自汉水直接冲到襄阳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希望问问你的建议。”曹操认同的点点头,随即开口询问道。
“务必分兵增援,同时命蔡都督暂停前进,以求稳为主。”荀攸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江夏郡可以不着急寻求突破,只要僵持住,让其无法威胁我们的粮道即可。”
“如果这样,那就得想办法在这边寻求突破了,但目前并没有办法速战取胜。”曹操蹙眉道,这可以说是他最头疼的一点。
围城大半个月,曹操已经意识到江陵城不好打。尤其是对岸还有江东水军在骚扰,想要破城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可以,曹操还是不想强攻这么一座坚城的。
至于江陵城内部,不知为何已经变得铁板一块。别说暗中投降为内应了,就连派人来送个信谈论一下条件的都没有。
仿佛整个江陵都完全倾心刘备了一般,这在之前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为此,荀攸显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沉吟半天,荀攸才给曹操建议道,
“丞相,前两日不是有个来自零陵的士子前来投奔吗?不如派其为使者,前往荆南招抚各郡,让他们联合起来抵御荆南的江东军。”
“趁这个机会,丞相可抓紧打造船只,将之前在玄武湖训练的水军尽快用于实战。若是在江面上有所突破,并顺利攻入荆南,就有机会扭转战局。”
“在水战中寻求突破?没那么容易吧?”曹操显然了解自家水军的水平,相当不信任的说道。
玄武湖本身就不大,之前所谓的训练水军也就充充门面而已。在这风急浪大的长江江面上,这帮人估计站都站不稳,怎么可能跟江东那帮水匪打。
“之前确实如此,但现在却未必。”荀攸倒还有几分信心,他认真的向曹操说道,
“江东军刚刚分兵大半回防江陵,剩余兵马也只能驻守公安而已。倘若能鼓动荆南四郡群起而攻之,其将自顾不暇,自然无力抵挡。”
“更何况丞相志在天下,未来早晚要讨伐扬州。不如趁此机会实战训练水军,若是能重创江东军,没准还能顺势平定江东。”
“嗯……确实如此。”曹操眉头略微舒缓了一下,但依然怀疑的说道,
“以新训水军战江东久经战事的部曲,此兵家大忌。若无特殊部署,岂能如此顺利的取得胜利?倘若僵持在此地,亦非取胜之道。”
就目前来看,江东水军确实只剩下一万来人。但他们终究是久经沙场,放在整个南方都是精锐水军了。
一万精锐打数万新兵,纵使放在陆战都是屠杀,更何况是水战呢?
对此荀攸没有回答,他的建议一般都中规中矩,显然不符合曹操的要求,于是沉默以对。
尤其是在荀攸看来,南下襄阳实际上已经够了。现在这个情况,说实话都不如直接撤兵了。
不过要是曹操愿意撤兵,那么一开始他就不可能继续南下,所以现在自己不如闭嘴了。
见荀攸不说话,曹操只能靠自己了。望着远处水流湍急的江面,曹操突然之间有了想法。
“士卒晕船多是南方水浪大,船只晃动无法站稳。那若是让船只无法晃动……”
曹操很快就有了主意,不过也没有立刻付诸实践。在沉思了良久,还是决定先打一打江陵再说。
“那就先这样,去把刘巴叫过来吧。”
…………
…………
…………
数日之后,在江东军自回防江夏郡的前后脚,曹操以曹仁为将,率军两万支援蔡瑁与张辽。同时以零陵人,刘巴为使者派遣至荆南招抚四郡对抗江东。
而在这之外的,曹操并没有着急调船只跟周瑜硬碰硬。而是加紧打造攻城器械,依然打算先以攻打江陵为突破口。
相比于不熟悉的水战,曹丞相还是相信自己陆战的水平。
如果事情继续这样进行下去,江陵势必要遭遇曹军的猛攻。届时就算能挡住曹军,刘备估计也会损失惨重。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因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曹营就出现新的变故,简单来说,就是军中大疫!
这场瘟疫似是突然之间就爆发了,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在整个曹营爆发。虽然曹操第一时间接到消息,但还没等做好措施,整个曹营军中就已经开始肆虐起来了。
原本这十万曹军就是打了好几年仗,没有任何休息就直接南下。这些时日为了加强巡逻,不少士卒愈发疲惫,另外加上水土不服,大瘟疫就这么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军中大疫,死者甚众,曹军罕见的出现了海量非战斗减员。即便是没有死的士卒,多数也都状况不佳,战力大幅度下降。
这一变故,完全超出了曹操的预料,同样也让曹操试图强攻江陵的打算破产了。就这军中情况,硬打江陵损失绝对不低。
那么,摆在曹操面前的就只剩下两个选项了。
就连曹操都没想到,俩月前看上去大优势的局,现在突然之间变成了鸡肋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反而撤军成了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这个时候曹丞相还不是汉中之战时的魏公,现在他进取心依然很足。于是在反复思考后,曹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传吾命令,打造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