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虎党狐侪,委身自保

泰昌元年九月十六。

灰蒙蒙的天上,云层乌黑,压得极低,连一点点秋风都消失了。

除了压抑,还是压抑。

一场暴雨,即将来袭!

通政使司今日很忙。

方才上值,但都察院弹劾的奏章,一道接着一道被送过来。

如雪花飘飞一般。

不过一刻钟,弹劾的奏章便已经有四十七道了。

通政使曹于汴将弹劾奏章登记入《奏事簿》,注明“都察院劾疏”字样。

“阁老是要作何?难道还嫌朝局不够乱吗?”

曹于汴虽是浙江海宁人,然他非东林亦非齐楚浙党,以中立实干著称。

突然接收到如此多弹劾东林党人的奏章,他心中沉重。

“通政公,这是党同伐异,我看还是递牌子面圣,再将这些奏章送到内阁去,先留中不发。”

通政使司左通政周希圣言道。

他名义中立,实际偏向东林党,曾密送杨涟弹劾方从哲奏章至司礼监。

“不可!”

通政使司右通政王舜鼎当即摇头。

王舜鼎乃浙党成员,方从哲亲信,之前便拦截东林党弹劾崔文升的奏章十余份。

如今本党送来的弹劾奏章,怎么能留中呢?

他们要的就是迅疾,打东林党人一个措手不及。

“陛下如今要彻查贪腐,这些奏章,便是肃贪之剑!通政公难道要忤逆圣意?”

对于王舜鼎的大帽,曹于汴当做没听到,只是说道:“这些奏章,许多都是风闻,若是全部上报,恐怕会惹得许多人声名狼藉,朝野动荡!”

本来这些天,他在通政使司处理的奏章就多了,但彼时党争还是隐于水下的。

现在是直接摆在明面上了,这如何让他不迟疑?

“曹通政公难道也要介入党争?”

王舜鼎的一句话,让曹于汴浑身一个激灵。

“我曹于汴是无党无派之人,唯忠心国家而已。”

“那还不将这些奏章送往内阁!”王舜鼎步步紧逼。

周希圣见王舜鼎演都不演了,也不再客气。

“王舜鼎,你这是要让朝野动荡,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你是嫌我大明亡得不够快?”

怒斥完王舜鼎之后,周希圣连忙看向曹于汴,道:“通政公,此事事关重大,应事先告知内阁,万一惹出乱子,也有内阁的人顶着,与我们通政使司无关,还望通政公三思。”

弹劾奏章不是说说而已的。

在通政使司的时候还没什么事情。

若是递交御前,那就是公开了!

弹劾奏章一旦公开,被劾者需自辩或请辞,否则面临道德污名。

如万历朝首辅张居正遭弹劾“夺情”,虽未罢官,但声望大损,最终新政受阻。

除非你有皇帝偏袒。

皇帝若偏袒被劾者,可留中奏章(不批不答)或驳回弹劾。

如嘉靖帝对严嵩的贪污指控置若罔闻,甚至处罚弹劾者。

但如果说皇帝不偏袒被劾者,要按规矩来。

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

如今满朝禽兽,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干净呢?

曹于汴只是看了这些弹劾奏章里面的内容,便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若是真查下去,恐怕这些被弹劾的人,十有七八,都会被处理。

怎么办?

怎么办!

曹于汴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通政公,不能再耽搁了,请速做决断!”

王舜鼎步步紧逼。

忽然。

曹于汴神光一现,巧思已至!

“你们,你们...喔啊~”

曹于汴发出王朗同款惨叫,居然当场昏死过去了。

“通政公、通政公,你醒醒,这个时候,可不能晕啊!”

王舜鼎当即俯身,猛掐曹于汴的人中。

然而,他都快将曹于汴人中掐出血来了,结果曹于汴还是没醒来。

王舜鼎傻眼了。

还能这么玩?

而周希圣脸上露出大喜之色。

“王舜鼎,如今看来不能遂你愿了!”

还想弹劾?

还想党争?

你们的弹劾奏章,连通政使司大门都出不了。

周希圣在一边冷嘲热讽。

王舜鼎眼中闪过狠色,当即起身对着属吏说道:“事情紧急,方才我问过通政公了,要不要将弹劾奏疏送往内阁,通政公没有说话,没有说话就是默认了,速将弹劾奏疏,送往内阁!”

说完,不等周希圣阻止,他当即让手下属吏将弹劾奏疏快步送往内阁。

“你们,你们!”

现在傻眼的变成周希圣了。

还能这样玩?

“王舜鼎,你以为只有你才能弹劾?你们浙党,难道也干净?”

王舜鼎自得抬头,说道:“此番弹劾,可不只有我浙党,还有齐楚各党,有本事,将我们一道弹劾了!”

他满是信心。

陛下站在我们身后,你们拿什么和我们斗?

“好啊!好啊!”

周希圣被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猛地一脚踹出去,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居然踹到了通政使曹于汴的要害之处。

曹于汴身体抽搐一二,这下子是真的晕死过去了。

被疼晕的。

“那便看谁是干净的!”

...

此刻。

慈庆宫中。

朱由校正在与张芸儿一道练字。

朱由校端坐紫檀书案前,狼毫笔尖悬在澄心堂纸上,墨香裹着龙涎香在殿中氤氲。

窗外闷雷滚过琉璃瓦,他腕间蟠螭金钏却纹丝不动,一笔“正大光明“将将收锋,恰似他此刻眉宇间的沉静。

这四个字,倒是可以。

但终究还是差上几分意思。

朱由校面色如常,注意力其实并没有在练字上面,而是在慈庆宫外,在紫禁城的群臣党争之中。

这些衣冠禽兽,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而他,能否以正大光明的方式,将权力一点点的收回掌中?

恰此时,白光骤然一现,将昏暗的宫殿刹那照明,接着一道惊雷响起。

轰隆一声。

暴雨倾泻而下,终于砸在殿外的汉白玉阶上。

倾盆大雨,将所有繁杂的声音全部驱除,只余雨声。

而在此时,慈庆宫端本堂的殿门推动,身上太监袍服半湿王体乾入殿。

老太监脸上露出慌忙之色。

皆因今日宫中发生的事情,比外面的暴雨,还要狂暴!

...

ps:

求追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