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院起风云

在大夏王朝广袤无垠的版图之上,九江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东南一隅。此地水陆交汇,舟楫往来如织,商贸活动蓬勃发展,四方财富汇聚于此,造就了一片繁华盛景。而庐山,这座雄伟壮丽的“人文圣山”,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屹立在九江之畔,承载着数不清的神秘传说与厚重深邃的文化脉络,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神秘面纱。

萧牧人,这位九江柴桑的平凡少年,身形修长挺拔,矫健的身姿中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他的面庞轮廓犹如刀刻斧凿般分明,常年于庐山间穿梭跋涉,使得他的肌肤呈现出健康的麦色,那是九江男儿特有的坚毅象征。英挺的剑眉斜插入鬓,恰似庐山的巍峨山峰,尽显阳刚之气;眉下那双深邃的眼眸,犹如庐山深处幽静深邃的深潭,清澈见底却又蕴含着灵动与睿智的光芒,每当他陷入沉思,眼眸中便会闪烁出坚定而执着的光彩。

这一日,温暖和煦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宛如给庐山脚下的小径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萧牧人如往常一样,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嘴里轻轻哼唱着不知名的小曲,脑海中琢磨着刚刚在庐山某处发现的珍稀草药。就在这时,好友苏然如同一阵疾风般匆匆赶来,他身材魁梧壮硕,浑身散发着无尽的青春活力,老远便大声呼喊:“牧人,白鹿洞书院今日有南北学子关于治国方略的激烈大辩论,咱们赶紧去凑凑热闹!”

萧牧人本就对这类充满文化气息的盛事兴致盎然,再加上苏然的热情鼓动,当下欣然应允,与他一同前往白鹿洞书院。踏入书院的那一刻,只见院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南北学子齐聚一堂,气氛热烈非凡。北方学子身着简约劲装,神色冷峻坚毅,透着一股凛冽的肃杀之气;南方学子则身着宽袍大袖,气质温润儒雅,尽显文人的洒脱与从容,两派学子泾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辩论已然如火如荼地展开,北方学子言辞犀利,掷地有声:“如今我大夏王朝内忧外患,局势错综复杂,唯有施行严刑峻法,强化中央集权,方能令行禁止,稳固国家根本,抵御外敌入侵!”南方学子亦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以仁治国,关注民生,才是实现长治久安的不二法门。严刑峻法虽能一时威慑民众,但长久以往,必将激起民愤,动摇国家根基。”

萧牧人在一旁听得全神贯注,心中对双方的观点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待双方稍作停歇,他忍不住开口说道:“诸位所言,皆有其道理所在。然而,德治与法治,实则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九江之地,书院以道德育人,培养学子的品德修养;医者秉持仁心济世,传递关爱与温暖;而商业往来,则需律法规范,确保公平公正。唯有如此,方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萧牧人身上。人群中的柳诗瑶,身姿婀娜多姿,宛如春日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柳枝,柔美而坚韧。她的面容白皙如玉,恰似初雪般纯净无暇,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粉晕,犹如三月盛开的娇艳桃花,美不胜收。一双杏仁眼明媚而清澈,犹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顾盼生辉间,尽显聪慧与温婉。她听闻萧牧人的见解独到深刻,心中不禁暗暗倾心,对这个陌生的少年多了几分关注与好奇。

而周鸿,身材高挑却略显清瘦,面色白皙得近乎病态,给人一种孤傲冷峻的感觉。他本就自恃才高,目空一切,见萧牧人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在此大放异彩,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嫉妒之情。他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此时,陈阁老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缓缓步入书院。他身材中等,略微发福,给人一种沉稳富态的印象。他的面庞圆润,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了一道道如沟壑般的皱纹,却也赋予了他一种历经世事的沧桑与睿智。他的眼睛不大,但目光深邃而锐利,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老谋深算和洞察人心的智慧。他听闻了萧牧人的言论后,心中暗自一动,觉得此子颇具潜力,若能为南方势力所用,必将成为一枚重要的棋子。于是,他暗中派人去劝说萧牧人加入南方阵营。

萧牧人起初对政治斗争毫无兴趣,他只想过着自己悠然自在的平凡日子,与庐山的山水、九江的人文相伴。然而,陈阁老手段老辣,暗中暗示若他不答应,书院恐将再无宁日,他的好友们也可能因此受到牵连。萧牧人心中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生性善良,重情重义,实在不愿因自己的固执给身边的人带来灾祸。无奈之下,他只得点头应允。

北方势力得知此事后,王御史作为北方势力在朝堂上的鹰犬,立刻暗中指使一些北方学子在书院内刁难萧牧人。一日,萧牧人正漫步在书院的回廊之上,几个北方学子突然拦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学子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轻蔑地说道:“哼,萧牧人,别以为攀附上南方势力就了不起。有本事,今日与我辩上一辩!”

萧牧人心中虽厌烦不已,但仍强自镇定,说道:“辩就辩,不过希望你我以理服人,切莫无端寻衅滋事。”

那学子冷哼一声,率先发难:“我问你,北方尚武,保家卫国,战功赫赫,南方整日舞文弄墨,空谈心性,究竟有何用处?”

萧牧人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南方文化昌盛,以诗书礼仪教化民众,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此乃国家之根基。若无文化传承,空有武力,不过是一介莽夫之勇,又怎能长治久安?”

那学子被驳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之下,伸手便要推搡萧牧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然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疾冲而来,一把牢牢抓住那学子的手臂,怒目而视:“你们这般不讲道理,还配做书院学子?”

其他北方学子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