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狭路相逢

战场上的景象比起之前来要更加惨烈百倍,遭受了上百门迫击炮近两刻钟接连不断地饱和打击,整片阵地都被炸得凹陷了下去,入眼已经看不到几具完整的尸体了,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和破碎的尸块。

血水与被炸得松软的土壤混合,化作乌黑的血泥,拓印出叛军们临死前仓皇逃窜所遗留下的足迹。

经此一败,刘良佐部的三万大军已经伤亡殆尽,十不存一,刘良佐虽然侥幸逃脱,保住了性命,却是已然心如死灰,生无可恋。

他知道自己这次彻底玩儿完了,手里没了兵马,他何以立足?如今只怕是连自己的地盘儿,他都难以保得住的了!

刘良佐的想法确实没错,但只能说,他的这些想法,未免还是有些太过乐观了,在自知之明这一块儿,他还是差点儿意思的。

他只想到了自己手里没了兵马,其他军阀可能会来抢夺他的地盘儿,他却也不想想,他霸占庐、凤交界的这段时间里,与其部众做过多少丧尽天良的恶事,对其恨之入骨的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含山县,各州府的官员军民哪个不是恨不得将其食肉寝皮?

所以如今他该操心的不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盘儿,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儿!

刘良佐之前幻想以此战立威,出兵之时大张旗鼓,搞得江北人尽皆知,以至于现在整个江北都在关注着他与朝廷军队这一战的成败,如今他也算是自食其果,战败的消息想瞒肯定是瞒不住的。

而刘良佐战败的消息一旦传开,刘良佐覆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不仅会招致那些曾受其残害欺压的州府们对其展开报复,要他血债血偿,与其相邻的高杰和黄得功部,也势必会趁此机会前来瓜分他地盘儿,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高杰和黄得功对刘良佐的地盘儿虎视眈眈,视其为鱼肉,却殊不知,他们自身又何尝不是朱胜机的板上鱼肉呢!

如今的高杰、黄得功和刘泽清都已经收到了来自扬州城官员送来的密信,因此三人此时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扬州府这块儿肥肉上。

加之朱胜机在此时出兵和州府,本身也有迷惑他们三人的用意在其中,让他们误以为此时朝廷打算先拿最弱的刘良佐开刀,无心对付他们三镇。

这就让他们三人的胆子越发大了起来,都认为这是一个吞并扬州府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此时的朝廷正忙着在西边儿打刘良佐,无暇东顾,乃是“天时”;他们三镇都与扬州府相邻,可谓占据“地利”;扬州城的官员主动投顺,请他们前去驻兵,则是“人和”,既已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三人都果断出兵,率军直奔扬州府而来。

三镇之中,刘泽清的兵力最少,实力最弱,而且占据淮安府的刘泽清也是距离府城扬州城最远的,所以这场围绕扬州府展开的争夺战,主要还是高杰和黄得功两镇之间的角逐。

高杰和黄得功几乎是同时发兵的,高杰自盱眙出兵,在临近凤阳府与扬州府交界的天长县驻扎,黄得功则自滁州城发兵,先行前往了长江北岸,临近应天府与扬州府交界的六合县。

此时,二人距离扬州城的距离基本相当,而且两军之间的距离也只有不足百里,本就彼此提防的二人,又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对方的动向?

二人自然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对方也同样受到了扬州城送来的投顺密信,更想不到对方也是应邀前往扬州府驻兵的。

但是他们却是都很清楚,对方一直以来都是对扬州府虎视眈眈,垂涎三尺的,此次突率大军接近扬州府,定然是来者不善!

二人如今皆视扬州府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又岂容他人窥探?

但即便如此,二人此时心中的想法却又是截然不同的。

黄得功虽然一向看不上高杰的为人,对其有些厌恶,但还谈不上仇恨,所以对高杰,他更偏向于防范的态度,主打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但高杰却是不同,他本就对黄得功十分忌恨,江北四镇之中,论兵力他是最强的,但偏偏黄得功的实力却又令他感到忌惮,而且最令他不爽的是,黄得功早年平叛有功,被朝廷封为了靖南伯,在身份上还压他一头。

所以此时的高杰对黄得功已经动了杀心,急欲在进入扬州府之前将其除之而后快!

高杰断定,如果黄得功要去扬州城,则必定途经仪真,而要去仪真,则要途经大铜山,因而他当即派自己的亲信副将胡茂桢,率领精兵南下,在大铜山一带设下埋伏。

不得不说,高杰此举看似激进,实际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一向忌惮黄得功的实力,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与黄得功爆发正面冲突。

那大铜山位于扬州府境内,且恰好是在扬州府与应天府的交界地带,他在此地设伏,只要黄得功不进入扬州府境内,则不会遭受自己的伏击,双方便可暂时相安无事。

而若是黄得功率军进入扬州府境内,则说明其确有与自己争夺扬州府之心,自己也唯有与其不死不休,在大铜山伏击黄得功,亦可让自己抢占先机,在双方冲突之中占据主动!

总而言之,占据大铜山,可以让高杰进可攻,退可守。

黄得功自然是难以料到高杰对自己的算计,他只是探听到高杰已经派出了一支兵马进入了扬州府境内,故而也不甘落后,赶紧率军从六合县出发,赶往了扬州府境内,想要赶在高杰的兵马之前,先一步抵达扬州城。

他只急着赶路,却忘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亦不可无”这最简单的道理,结果才刚一进入大铜山,没走出多远,便直接中了胡茂桢提前设下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