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农科至圣惊绝品,陋室忽闻金匙启
- 重生之我在荔城捡荔枝菌发家致富
- 彤彤bb
- 1345字
- 2025-06-17 11:22:56
三天后的清晨,露水还沉甸甸地挂在草叶尖上。一辆沾满泥点、风尘仆仆的越野车,艰难地碾过通往林满山家的最后一段坑洼土路,停在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外。车门打开,下来三个人。
为首的是个精神矍铄的老者,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夹克,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明亮如鹰隼,带着长期专注研究沉淀下来的睿智光芒。他身旁跟着一个约莫四十岁、气质干练沉稳的中年男人,提着个看起来很专业的银色保温箱。最后下车的,竟然是荣记的荣叔,他脸上带着少有的郑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林水生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这阵仗,尤其是看到那位气质不凡的老者,手里的斧头差点掉下来,慌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上去,有些手足无措:“几位……找谁?”
“老哥,打扰了。”老者笑容温和,主动伸出手,“鄙人姓沈,沈国华,在省农科院工作。这位是李教授,”他指了指身边的中年男人,“这位是荣记的荣师傅。我们冒昧前来,是想拜访一下林满山林先生,谈谈关于荔枝菌的事情。”
“沈……沈国华?”林水生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但“省农科院”、“教授”这些词的分量,足以让他紧张得手心冒汗。他慌忙朝屋里喊:“满山!满山!快出来!有……有贵客!”
林满山闻声从屋里走出。他刚刚整理完昨夜采集的菌子,手上还带着山林的气息。看到院门口的三人,尤其是听到“沈国华”三个字时,他心头猛地一跳,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平静。
沈国华!他前世在报纸上见过这个名字!国家级的食用菌研究权威,工程院院士!他怎么会……林满山瞬间明白了荣叔那激动眼神的含义。他的“菌王”,钓来的鱼,比想象中还要大得多!
“沈院士,李教授,荣叔,快请进。”林满山压下心头的波澜,快步上前,语气不卑不亢,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他侧身让开,将三人迎进简陋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堂屋。
沈国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穿着朴素、眼神却异常沉稳清澈的年轻人。荣叔在一旁介绍:“沈老,李教授,这位就是林满山。他提供的荔枝菌,品质之稳定、之顶尖,是我从业三十年来仅见!”
李教授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银色保温箱,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密封的透明保鲜盒。盒子里,静静躺着几朵品相完美、如同精雕细琢白玉艺术品般的荔枝菌,正是林满山前两天供应给荣记的“菌王”。旁边还有几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些培养皿切片和采集的土壤、白蚁样本。
“林先生,”沈国华的目光从保鲜盒转向林满山,开门见山,语气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严谨和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我们通过荣师傅,追踪研究了你这段时间供应的荔枝菌样本。结果非常惊人!其菌丝活性、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的含量,都远超我们过去采集到的任何野生样本,甚至超过了我们实验室部分人工培育的珍稀食用菌指标!”
他指着保鲜盒里的菌子,眼神灼热:“更关键的是,你似乎掌握了一种极其精准的预测和采集方法,能在菌子处于风味和营养巅峰时将其获取。这种对生态位点的把握能力,简直匪夷所思!”
沈国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住林满山:“林先生,这种顶级的荔枝菌,是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但它的生长环境极其苛刻,产量稀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更无法推广。我们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一直在寻求人工模拟其原生环境进行培育的突破点,但进展缓慢。你采集的这些样本,尤其是你所掌握的关于其生长核心要素的‘直觉’,”他斟酌了一下用词,“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其宝贵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