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该我上场表演了

咸阳城外,烈日如同烧红的烙铁悬在天际,将整片大地炙烤得扭曲变形。

土地干裂得如同龟甲,一道道深可见骨的裂缝中,零星躺着干枯的麦秆像极了被抽走灵魂的枯骨。

偶尔一阵热风掠过,卷起漫天黄沙,打在脸上生疼。

“姑娘,这地都旱成这样了,真的还能种庄稼?”

一旁的老农拄着开裂的木锄,浑浊的眼睛里盛满怀疑。

他裸露的臂膀布满晒斑,指甲缝里嵌着经年累月的泥土。

此刻正下意识地摩挲着锄柄,仿佛那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喉咙里发出一声叹息,他又道:

“我种了一辈子地,这样的灾年,怕是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纤纤蹲下身子,抓起一把焦土细细查看。

滚烫的沙土从指缝间簌簌滑落,她捻起几粒土渣放在鼻尖轻嗅。

干裂的唇瓣抿成坚毅的线条:

“能!只要有水,一切都不是问题。”

她抬头望向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渭水。

水面折射的阳光刺得她眯起眼睛,可眼底却燃起两簇明亮的火焰。

脑海中迅速闪过现代水利工程的知识,她伸手在地上画着草图,向老农解释:

“您看,我们可以修渠引水,再加上合适的灌溉方法,土地一定能重新焕发生机。”

回到王宫,巍峨的宫墙在暮色中宛如巨兽的獠牙。

纤纤穿过幽深的回廊,青铜灯台在她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恍若某种神秘的图腾。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却掩盖不住她身上沾染的泥土气息。

嬴政正倚坐在雕龙宝座上,冕旒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冷冽的目光穿透暮色落在她身上,仿佛能洞察她的每一个想法。

“王上,我们可以在渭水上游修建堤坝,然后开凿水渠,将水引到各个村落。”

纤纤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在上面划过。

“这样既能解决灌溉问题,又能在汛期拦蓄洪水,保一方平安。”

她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在提及“洪水”

时不自觉加重了语气——那是她在现代论文中反复研究过的历史隐患。

为了让嬴政更直观地理解,她还拿出用黏土捏成的简易模型,细致地演示水流走向。

嬴政微微点头:

“听起来可行,但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他伸手拨弄着案上的竹简,玉扳指与竹简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审视。

“前期需要征召三万民夫,材料方面...”

纤纤顿了顿,深吸一口气。

“民女还有个建议,我们可以烧制水泥,用来加固堤坝和水渠。”

说罢,她从怀中掏出一小包提前烧制好的水泥粉末,展示给嬴政看。

“水泥?那是什么?”

嬴政坐直身子,凤目里闪过一丝好奇。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是他少见的失态。

“一种用石灰石、黏土等烧制而成的材料,经高温煅烧后研磨成粉,遇水凝结比青铜还坚固。”

纤纤一边说,一边用木炭在地上画出简易窑炉结构。

“只需搭建土窑,控制火候...”

她详细讲解着原料配比和烧制流程,甚至提到了现代的质量检测方法。

“我们可以先小规模试验,确保质量后再大规模生产。”

她的讲解渐渐被兴奋取代,完全没注意到嬴政眼中流转的探究。

嬴政沉思片刻,突然拍案而起:

“好!一切都按你说的办。寡人给你调派五万民夫,所需材料也会全力支持。不过...”

他缓步走下台阶,玄色长袍拖过地面,带起细微的沙沙声。

“若出了差错,你知道后果?”

他的脸庞逼近,身上散发的威严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来。

纤纤脖颈一凉,下意识摸了摸喉间。

记忆中实验室爆炸的火光与眼前帝王的压迫感重叠,她却挺直脊背:

“民女明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所学化为现实,改变这一切。

三个月的时间,渭水河畔成了沸腾的工地。

纤纤顶着烈日穿梭在窑炉与水渠之间,粗布衣裳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结出层层白霜。

她手把手教工匠调配原料,在窑炉前一守就是整夜,通红的火光映照着她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为了精准控制火候,她甚至自制了简易的测温装置。

为了提高水泥产量,她不断优化窑炉结构。

“成功了!”

当第一块凝结的水泥砖被敲出清脆声响,一名年轻工匠突然跪倒在地。

周围的民夫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神女!纤纤姑娘是上天派来的神女啊!”

他们沾满泥土的手高高举起水泥砖,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人群中,一位大娘激动地拉住纤纤的手,老泪纵横:

“姑娘,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纤纤的脸涨得通红,扯了扯沾满污渍的衣角。

“等水泥干后会更坚固,所以大家尽量等彻底凝固再...”

她的话被淹没在新一轮的欢呼中。

远处,新修的堤坝蜿蜒如长龙,在夕阳下泛着奇异的青灰色光芒。

她站在堤坝上,望着自己的心血,心中满是自豪,却也深知这只是开始。

然而,危机悄然而至。

朝堂上,老臣们的反对声如同涨潮的海水。

白发苍苍的御史大夫在金銮殿上剧烈咳嗽,浑浊的痰液溅在青砖上:

“王上,此女妖言惑众!烧制那劳什子‘水泥’,劳民伤财不说,还敢擅自更改祖宗治水之法!”

他布满老年斑的手颤抖着指向纤纤,眼中满是憎恶。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自古治水皆靠疏导,从未听闻如此荒诞之法,恐生变故啊!”

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纤纤身上:

“你可有话说?”

大殿内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纤纤身上。

“民女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纤纤跪在滚烫的地砖上,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

“但在此之前,请王上给民女一个机会。”

她想起实验室里那些失败的实验,想起导师说过的“农业是与时间赛跑”。

她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若三个月后不能见效,民女甘愿受死,累及九族!”

声音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然。心想:反正我在这又没九族。

沉默如同巨石压在殿中。

嬴政忽然起身,冕旒剧烈晃动:

“继续按计划进行!若有人再敢阻拦,以扰乱国政论处!”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惊起梁间栖息的飞鸟。

退朝后,他私下召见纤纤,目光中多了几分复杂:

“莫要让寡人失望。”

当第一株改良后的稻穗抽出金黄的穗子时,三个月期限已到。

原本龟裂的土地上,绿油油的禾苗随风起伏,宛如一片生命的海洋。

百姓们捧着沉甸甸的稻穗跪在田埂上,泪水混着泥土淌满脸庞。

有人点燃鞭炮,有人唱起古老的歌谣,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丰收。

嬴政站在观稼台上,身后是猎猎作响的“秦”字大旗。

他忽然轻笑出声:

“你果然没让寡人失望。”

眼中的赞赏毫不掩饰。

话音未落,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奔来:

“启禀王上!泾水以西村落突发瘟疫,一日间已有数十人暴毙!”

风突然变得阴冷,新熟的稻穗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无数冤魂的呜咽。

纤纤望着嬴政骤然阴沉的脸色,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这场与死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深知,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瘟疫的破坏力远超旱灾,而自己必须再次挺身而出。

利用现代知识,寻找对抗瘟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