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在便利店玻璃上蜿蜒成细密的水痕,林夏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发颤。手机屏幕在夜色中泛着冷光,甲方的消息像催命符般不断弹出,而她的目光却不受控地飘向玻璃那头的陈霖。他将《雪国》装进皮质书套,动作轻柔得仿佛捧着易碎的珍宝,笔记本电脑盖上贴着褪色的贴纸,隐约能辨出“Kafka on the Shore”的字样。
自动门再次发出“叮”响,冷风裹挟着樱花卷进店内。陈霖抬头的瞬间,林夏慌忙转身,高跟鞋却不慎踩到散落的樱花,整个人向前跌去。预想中的疼痛没有袭来,反而撞进带着雪松香的怀抱。陈霖单手撑住货架,另一只手稳稳托住她的腰,银戒擦过她后颈,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
“小心。”他的呼吸扫过她泛红的耳尖,林夏这才发现他睫毛上凝着细小的雨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当他扶她站稳时,林夏瞥见他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未关闭的文档,黑色背景上跳动着一行字:“她的瞳孔里盛着整个未完成的春天。”
从那天起,深夜的便利店成了某种隐秘的约定。林夏总是在凌晨两点五十分准时出现,而陈霖的座位永远预留着她的空位。他会默默为她泡好美式咖啡,在奶泡上画出歪歪扭扭的樱花图案;她则偷偷观察他工作的模样——他习惯用红色钢笔修改文稿,左手无名指的银戒不时在键盘上敲出清脆声响。
某个月圆之夜,林夏终于鼓起勇气翻开他摆在桌上的《雪国》。泛黄的扉页上,“陈霖”的签名旁写着日期:2020.3.15。而在“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这句话下方,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如果隧道尽头是你,我愿永远迷失在黑暗里。”
“喜欢这本书?”陈霖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发顶。林夏慌乱合上书,却见他从大衣内袋掏出个信封,牛皮纸边缘磨得毛糙,封口处印着樱花图案的火漆。“上次你说策划案需要灵感,或许这个有用。”
信封里是叠泛黄的手稿,字迹与《雪国》批注如出一辙。林夏借着灯光辨认,发现是关于樱花季的短篇小说片段,字里行间藏着隐晦的意象:雨夜的便利店、戴着银戒的男人、锁骨处的疤痕......还有反复出现的,名叫“小夏”的女主角。
“这是......”她抬头想问,却发现陈霖已经回到座位,正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他垂眸时睫毛投下阴影,将眼底翻涌的情绪尽数遮掩。窗外的樱花突然被狂风卷起,在玻璃上撞出细碎的声响,如同她此刻凌乱的心跳。
手机在包里震动,这次是甲方发来的消息:“策划案通过,明早开会。”林夏盯着屏幕,突然意识到这些日子的深夜奋战,竟比不上陈霖手稿里某个意象带来的启发。当她再次看向陈霖,发现他推来一张便签:“庆祝?便利店的樱花蛋糕第二份半价。”
便签背面,用钢笔勾勒着简笔画——戴着驼色围巾的女孩,站在樱花树下仰头接花瓣。林夏的指尖抚过纸面,突然想起第一次相遇时,他大衣上沾染的樱花,或许从来不是偶然。自动门又一次打开,新的客人走进来打破寂静,而陈霖已经起身收拾东西,银戒在台灯下闪过一道光:“明天见。”
他离开后,林夏独自坐在空荡的便利店。樱花蛋糕的甜味在舌尖散开,她翻开陈霖留下的手稿,在最新一页发现用红笔写的句子:“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与你重逢的此刻。”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玻璃洒在书页上,将那些文字染成温柔的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