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原编者的话
- 名人名游探险系列:尼罗河探源
- (英)约翰·汉尼·斯皮克
- 724字
- 2025-05-13 15:17:40
约翰·汉尼·斯皮克36岁时完成了这部尼罗河探源日记。他1844年入伍,在印度服役10年,曾参加过旁遮普战役。服役期间,他便萌生了到非洲进行勘探的想法,退伍后,他被任命为由里查德爵士(即后来的伯顿上尉)带领的索马里探险队的一员。他在索马里受了伤,随后返回英国休病假。不久,克里米亚战役拉开了序幕,他又重返战场。1856年12月,他加入了伯顿带领的另一支探险队。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疑似尼罗河源头的湖泊,这深深地吸引了他。
伯顿因疾病缠身,没有陪同斯皮克前往勘探那个现在名为维多利亚的湖泊。在这次勘探中,斯皮克到达了湖的最南端,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湖。1895年春,斯皮克回到了英国,身患重病的伯顿则留了下来。此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在斯皮克迫不及待地发表了自己的探险日记后,两人的交情彻底破裂。1860年4月,他受派遣,前往维多利亚湖进行勘探,确定究竟该湖是否为尼罗河的源头。途中,他遇到了塞缪尔·贝克爵士,给予了后者极大的帮助。在斯皮克的指点下,贝克爵士发现了第三个湖,即阿尔伯特湖。
1863年初,斯皮克发电报回国,确认已经发现了尼罗河的源头。当年返回英国时,斯皮克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在地理协会为其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发表演说。同年,他出版了《尼罗河探险记》,翌年,伯顿和麦布卢恩出版了《尼罗河盆地》,却质疑斯皮克一书中的内容。于是经安排,斯皮克和伯顿将展开一场辩论,然而就在他们辩论的那天,斯皮克在打石鸡时,却因猎枪走火而不幸身亡。
1864年,R.默齐森爵士在皇家地理协会的一次演讲中,把斯皮克发现尼罗河源头的壮举誉为“攻克了困扰了几代人的难题”。
斯皮克一生只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1863年的《尼罗河探源记》及其后续篇《我是怎样发现了尼罗河源头的》,后者发表于他去世当年(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