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卷

西王母

乙丑[1],天子[2][3]西王母于瑶池[4]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5]之,将[6]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7]见汝。比及[8]三年,将复而野[9]。”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10]彼西土,爰[11]居其野。虎豹为群,於[12]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13],中心翱翔[14]。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弇山[15],乃纪丌[16]迹于丌山之石而树之槐[17]

——出《穆天子传》

注释

[1] 乙丑,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即通常所说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分别与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起组成古代的纪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这里是指“乙丑”这一天。

[2] 天子,上天之子,天帝之子。这里指周穆王。

[3] 觞,饮酒。

[4]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为西王母所居,位置在昆仑山上。

[5] 间,阻隔。

[6] 将,请。

[7] 顾,回来,回还。

[8] 比及,等到。

[9] 将复而野,回到此野外而见你。

[10] 徂,音“cú”,往,到。

[11] 爰,于是。

[12] 於鹊与处,“於”通“乌”。与乌鹊住在一起。

[13] 吹笙鼓簧,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又簧在笙中,故云之。

[14] 翱翔,飞翔,这里应理解为心中沸腾不止,情绪激动。

[15] 弇山,弇音“yǎn”,弇山是日落入之所。

[16] 丌,音“qí”,义同“其”。

[17] 树之槐,种上槐树。

评析

西王母为天上女神,周穆王为地上国君,两人分别是天地之间的最高权威。但在这天神与国君之间,却发生了至今读来仍深情绵渺的爱情故事。记得曾有学者说西方的早期神话有人神之间的往来与纠葛,中国的只是人间的各种往来与记载。可是从本文提供的故事来看,则不尽然。周天子与西王母饮酒于瑶池边上,西王母为天子深情告白:“广袤的山川田野啊,悠远的道路,希望你经历这些回去后仍安然无恙,还能够再来!你走后我与乌鹊虎豹为群,守望在这块地方,还望你早日回顾,但你的子民又将离开你……”听完西王母的倾诉,周天子则回答她:“回去后我会好好地治理好我的国家,三年后我将再回来看你,还是在这块见你的野外……”

尽管《穆天子传》是否真正发端于战国尚有争议,但其描述的天上女神与人间帝王之间的彼此深情却颇使人感动。谁说爱情只能是人这个同“类”之间才会有的?痴恋无界,在我们周朝的先贤那里,就已经有了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