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52. 再次见到陈升卿
- 一个金融家的荒诞人生
- 鬼雨
- 2192字
- 2025-04-19 04:18:12
张明澈查看了普陀山的草木,发现梅檀岭下有大片的竹林,竹子里面蕴含着少许灵气。他找人问了问,发现这片竹林属于有主之物。
张明澈和陈莲香一起登门拜访竹林主人。
那是本地一位姓黄的老财主,年约六旬,身上穿绣着花纹的马褂,头上戴着黑色的瓜皮帽,鼻梁上架着眼镜。
张明澈借口家中老人患有喘咳之症,需要用本地紫竹制作的“鲜竹沥”来止咳,愿意以高价收购“鲜竹沥”。
老财主眯着眼睛打量张明澈,道:“我不会制鲜竹沥。”
“这很简单,具体方法我可以教你。去竹林里面寻找鲜嫩竹子,砍下带回。将竹子砍成一尺长,一端削成斜口方便液体流下,或直接劈成两半也可以。清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一二十分钟。然后开始烧制,把竹段放在火上烘烤,在斜口那端下方放置罐子接着烤制出的竹沥。最后记得过滤,得到的鲜竹沥需要经过过滤以出去杂质。鲜竹沥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止变质。”
“听起来倒是不难,你愿意给什么价格?”
“一斤竹沥,一枚银元。”
老财主闻言睁大了眼睛,道:“你需要多少斤?”
张明澈道:“多多益善。但我有要求,只能是本地产的紫竹,不能用别处的竹子糊弄我!我的鼻子很灵,眼睛很亮,能分辨其中的差别。”
随后,两人说好了怎样供货,将鲜竹沥送到什么地方。
办完这件事,张明澈和陈莲香便离开普陀山返回上海。
陈莲香问:“你要鲜竹沥做什么?”
张明澈笑道:“炼丹。”
“为什么要炼丹?”
“丹器符阵,是修真人的学问,俗称‘修真四艺’。等以后我慢慢告诉你。丹药能提升功力,还可以延年益寿。”
张明澈倒是会炼丹,问题是灵草不易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灵脉就没有灵气,没有灵气就没有灵草,没有灵草还怎么炼丹呢?
因为普陀山有些许灵气,蕴养了一片紫竹林,能提取鲜竹沥炼丹,所以才能炼丹。有了丹药之后,能加快修炼速度。
因此,在回程的时候他比较开心。不管怎样,此行算是有些收获。
张明澈心中明白,即便有了低阶丹药,也无法像前世那样,修炼成元婴真君,甚至连金丹真人都是奢望,但只要多努力,还有希望完成筑基。
一份工夫一分收获,即便完不成筑基,也要达到炼气后期。
炼气期总共十三层境界,1-4层属于前期,5-8层属于中期,9-12层属于后期,13层又唤作大圆满,不同境界对应不同的寿命,功力越高寿命越长。
如果是在异世界,炼气大圆满能活250岁。
而在灵气衰微的中土,每个境界对应的寿命是多少,张明澈在此时并不晓得,要等他寿终的时候才知道。
就像古诗所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果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努力,等老了之后,气血衰微,再想修炼就晚了。
回到上海,又过一个月。
3月5日,陈莲香收到一封信,她看完之后,当即找到张明澈,由张明澈开车前往淀山湖。
他们抵达朱家角,来到陈家老宅。
在这儿,他们又一次见到陈升卿。
此时,距离陈升卿获救,已经过去11个月了。
三人见面之后,陈升卿说起别后的经历。他在老宅养了一个月的伤,后来离开老家去寻找组织。他找了好些地方都没找到。迫不得已去了瑞金,34年10月参加长征。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接受命令和另外几位同志一起,返回上海重建地下机关。
他因为曾经被捕过,在押赴刑场的路上被劫走,这桩大案还在警方视野里,警察局有他的照片,所以他不能出现在城里,只能留在青浦。
陈升卿道:“我这次约见你们,是想分享地下机关重建的喜讯,告诉你们如何联络组织。另外,我要重建电台,还要办电讯培训班,但我现在什么都缺。资金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没有发报机。我想问明澈,能不能弄来发报机?不求多,哪怕有一台也好。”
先前张明澈提供五台电报设施,大部分被送到根据地,留在上海的也没能保住,后来被特务搜走了。
张明澈道:“我可以提供电台。也可以提供资金。问题是,您准备将电台设在哪里?”
“就设在青浦,但不是陈家老宅。我准备另找一个地方。”
“青浦也好。三叔,警方在通缉您。进城很危险。”
“我知道。”陈升卿笑了笑,望着张明澈和陈莲香,道:“你俩若想结婚,赶紧写申请。申请书交给我就行。我现在也算是上海局核心成员了,有权力做批示。”
陈莲香道:“三叔,您来做主,会不会留下隐患?毕竟是自家人。别人说你弄虚作假,怎么办?”
陈升卿道:“风险我担了。现在是特殊时期,特事特办。我告诉你们,这可是送上门的机会!我从事的电讯事业,是最容易出危险的,说不定哪天就死了。等我死了,你再找别人批示,说不定会很麻烦!拖个两三年算轻的,不批准你们的申请很正常。”
张明澈大喜:“多谢三叔,我这就写申请。”
陈升卿道:“你俩都是党员,每个人都要写!”
“好,这就去写。”
现在的陈莲香,已经打心底认可张明澈,不像当初那样排斥他了。尤其是普陀山一行,两人朝夕相处,花前月下,欣赏海外仙山的自然风光,她心里感到安宁舒适,越发喜欢对方。
当然,这也跟她一年的失联状态有关,心情舒缓,淡化阶级层次。如果等她回过神来,积极投入革命事业,心情处于紧张之中,说不定夜长梦多。
张明澈的心想:“这机会太难得了!三叔真是好人啊,愿意为我们担风险。我也要投桃报李,多提供一些经费!”
两人分别写了申请书,交给陈升卿。
陈升卿写了“同意结婚”的批示,盖了私人印章。
张明澈接过批条,笑道:“三叔,我出去一趟。”
陈升卿道:“别走,天色已晚,在这里吃晚饭,住一宿再走。”
“我帮你找电台。”
“天都黑了,你去哪儿找?”
“我车里就有。”
陈升卿觉得奇怪,心想:“他平白无故,怎会将电台放车里?不怕出危险吗?”
陈莲香笑道:“三叔,你别管他。让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