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装内衬的民国戏票

案发第三日,晨雾未散,滨港殡仪馆。

沈棠的鎏金护甲叩在停尸柜铁门上,惊起寒雾中的尘埃。她望着林小冉耳后的牡丹刺青,在晨光里捻起银针,针尖蘸了蘸瓷碟里的明矾水:“周队长可识得这种纹身技法?“

周野的警服肩章凝着霜,手中热气腾腾的茶缸往解剖台一搁,惊得法医助理倒退半步。他俯身细看刺青随明矾水显现的暗纹:“苏绣中的抢针法,但掺了徽墨做旧。“

“这是梨园暗门的标记。“沈棠的银针刺入花瓣边缘,挑出半根金丝,“民国时期名伶认亲用的,每道丝线对应......“话音未落,殡仪馆的钨丝灯忽明忽暗,林小冉的指尖突然渗出靛蓝汁液。

法医助理的镊子当啷坠地。周野闪电般扣住他手腕,袖口翻卷处露出半截牡丹纹身——与林小冉耳后如出一辙。

“林家班的人?“沈棠的护甲划过纹身,“三年前重组的草台班子,专做机关布景。“

冷藏室铁门轰然洞开。穿白大褂的老者拄着黄杨木拐杖进来,杖头嵌着的铜镜映出沈棠骤然苍白的脸——正是林家班班主林九爷,当年给她母亲画过戏妆。

“沈姑娘还是这般爱管闲事。“林九爷的烟袋锅敲了敲解剖台,震落片杏仁壳,“昨儿西郊戏台塌了,压坏的箱笼里偏巧有你沈家的旧物。“

周野的茶缸往台面重重一磕,茉莉香混着尸臭弥散:“林班主不妨直说,那件染血的孔雀蓝戏服在哪?“

**辰时三刻,西郊荒废戏台。**

露水浸透沈棠的绣鞋,她望着塌陷的戏台残柱,忽然甩出水袖缠住半幅楹联。褪色的“丹桂“二字下,压着个樟木戏箱,锁眼插着半枚点翠簪头。

“家母的头面。“她指尖发颤,“当年悬桥事故后就不见了。“

周野的警用匕首撬开戏箱,霉味中腾起靛蓝粉尘。他警服下摆一抖罩住沈棠口鼻,自己却被呛得闷哼——箱内整整齐齐码着四十九张民国戏票,每张都粘着杏仁壳,最上层那件染血戏服心口处,别着周野祖父的怀表。

“令祖的怀表,“沈棠用护甲勾起表链,“怎会在我母亲戏服上?“

周野拧开表盖,内层藏着的黄铜钥匙突然坠地。钥匙插入戏台基座的瞬间,地底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二十米外老槐树的树洞吐出个铁盒,盒内羊皮卷上画着机械悬桥的暗道图。

“周明远的手笔。“林九爷的烟袋锅指向图纸某处,“当年他给沈月如造的逃生密道,入口就在......“

“刑侦奶茶店后院。“周野抖开图纸,茶渍晕染的位置赫然是奶茶店坐标。沈棠的护甲突然刺入槐树皮,挑出截电线——本该民国时期的机关,竟连着现代窃听器。

林九爷的拐杖猛地顿地:“半月前有群后生来搭景,说是拍什么......“

“网络大电影《牡丹亭惊魂》!“实习生小陈气喘吁吁跑来,“剧组今早突然撤了,遗留的道具里有......“他举起个青花瓷瓶,瓶底粘着带血戏票。

沈棠的广袖卷过瓷瓶,嗅了嗅瓶口:“苦杏仁泡的雄黄酒,林家班驱邪用的。“她忽然将酒液泼向戏台残柱,靛蓝漆皮剥落处露出新砌的砖墙——水泥未干,嵌着半张烧焦的民国戏报。

周野的匕首刮开戏报残片,背面是钢笔写的戏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断壁残垣。“字迹与沈棠母亲日记本如出一辙。

“周队长请看这里。“小陈突然指向槐树上的刀痕,“今早发现的,刻痕里嵌着......“

沈棠的护甲已剜出枚带锈的柳叶刀,刀柄缠着褪色的金线——与她戏服上的绣线同源。刀身残留的杏仁味混着血腥,在晨雾中勾起记忆:十年前母亲失踪那夜,她枕边也放着这样一柄刀。

殡仪馆方向突然传来钟鸣。林九爷的烟袋锅指向西边天空,浓烟正从刑侦奶茶店方位升起。周野扯下警服裹住戏服图纸,却见沈棠已解开束腰,孔雀蓝戏服在风中展开如旌旗,露出内衬上暗绣的密道图。

“这出戏,“她将染血的民国戏票按在周野掌心,“该收场了。“

晨光熹微,刑侦奶茶店后院。

沈棠的绣鞋碾过青石板缝里的苍耳,孔雀蓝戏服扫落晨露,在石板路上拖出水痕。她望着院墙根那株歪脖子槐树,枝干虬结处卡着半截生锈铁环——正是密道图的入口标记。周野的警服袖口沾着雄黄酒渍,匕首尖挑开铁环下的苔藓,露出个黄铜锁眼。

“周队长这把钥匙,“沈棠晃了晃从怀表里取出的铜匙,“可别辜负了令祖的手艺。“

铜匙插入的刹那,槐树根部的石板悄然滑开。霉味混着陈年檀香涌出,沈棠的护甲在石壁上刮出火星,照亮台阶上暗红的拖曳痕迹——像是戏服水袖沾血拖过的印子。

周野的茶缸往洞口一搁,茉莉香勉强驱散些腐气:“沈小姐的戏服,还是留在上头稳妥。“

“周队长是怕我跑了?“沈棠轻笑,鎏金护甲却已勾住台阶缝隙,“这血迹是朱砂混了鸡冠血,林家班驱邪用的。“她指尖捻起些粉末,“不出三日的光景。“

地道忽宽,露出个砖砌密室。八仙桌上供着褪色的杜丽娘泥塑,烛台积着厚厚的蜡泪。沈棠的广袖拂过供桌,惊起群蝙蝠,露出桌底暗格里的樟木匣——匣面牡丹浮雕的蕊心处,嵌着枚带血的点翠簪头。

“家母失踪那日戴的。“沈棠的嗓音发涩,护甲撬开暗匣。泛黄的戏折子滑落,内页夹着张合影:周明远与沈月如并肩立在悬桥前,桥身钢索缠着大红绸花,似是新婚贺礼。

周野的指腹抚过照片背面钢笔字:“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初七,明远携月如验收新桥。“他忽然掀开戏折子封皮,内衬里黏着半张血书,字迹狂乱:“班主通敌,速毁悬桥机关图。“

密室外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沈棠的水袖卷灭蜡烛,黑暗中听见周野的配枪上膛声。月光从气窗漏进来,照见个佝偻身影正在翻找供桌——林九爷的烟袋锅闪着暗红火星。

“九爷寻的可是这个?“沈棠突然点亮火折子,照着手中的机关图残卷。林九爷的拐杖猛地顿地,黄杨木雕的牡丹花苞突然绽开,射出三枚浸毒银针。

周野的警棍横扫供桌,茶碗撞飞银针。沈棠的戏服广袖翻卷,将雄黄酒泼向林九爷面门。老者踉跄后退,烟袋锅敲击砖墙三长两短,密室顶部突然降下铁栅栏。

“沈姑娘可知,“林九爷抹去脸上酒渍,“你母亲为何非要毁这悬桥?“他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刀疤,“当年她发现这桥底下......“

“藏着日本人的军火库。“周野突然接口,匕首尖挑开地砖。腐朽的木质弹药箱露出边角,箱盖上“昭和十五年“的烙痕清晰可辨。

沈棠的护甲刺入砖缝:“所以林家班表面重组戏班,实则在找这批军火?“

林九爷的烟袋锅突然喷出火舌,点燃墙角引线。沈棠甩出水袖缠住他脚踝,却见周野扑向滋滋作响的引信,警服下摆浸入暗渠才堪堪浇灭火星。

“当年令祖在军火库上造悬桥,是为镇住煞气。“林九爷瘫坐在地,“你母亲发现时已晚,只能烧了机关图......“

密道忽然震颤,悬桥方向传来闷响。周野揪住林九爷衣领:“你们动了哪处机关?“

“西桥墩第三根承重柱。“老者惨笑,“今早拆的。“

**日上三竿,滨港大剧院旧址。**

沈棠的戏服下摆掖在腰间,赤脚踩过滚烫的钢索。百年悬桥在风中呻吟,第七承重柱的裂缝正簌簌落着碎石。周野的警用绳索缠在桥架,忽然瞥见裂缝里卡着半幅猩红水袖——与沈棠母亲失踪当日所穿戏服同料。

“退后!“他拽住要上前的沈棠。承重柱轰然倾塌,尘烟中露出个铸铁匣子,匣面牡丹锁的纹路与沈棠护甲上的鎏金雕花严丝合缝。

沈棠的指尖发颤。护甲插入锁眼扭转三周,铁匣应声而开——褪色的鸳鸯戏水锦被裹着本日志,封皮是周明远的笔迹:“悬桥营造录,民国三十六年冬始。“

周野翻开内页,泛黄的图纸上朱笔标注着军火库方位。突然一阵邪风过桥,纸张纷飞如蝶,某页黏在沈棠戏服上——“三月初七验收,月如献唱《游园》,钢索忽断......“

对岸传来惊呼。两人抬头望去,刑侦奶茶店后院腾起浓烟。周野的茶缸坠入深渊,他抓住沈棠手腕:“林家班在烧证据!“

**未时二刻,刑侦奶茶店后厨。**

沈棠踹开冒烟的库房门,火盆里半张戏票正卷曲成灰。她抄起晾奶盖的铜盆扣灭火星,鎏金护甲从余烬中扒拉出个锡盒——盒内民国结婚证书上,周明远与沈月如的名字并列,证婚人处盖着梨园总会的朱砂印。

“令祖当真好算计。“周野抖开证书,“把军火库方位刻在牡丹锁纹里。“他突然用茶水泼向墙面,水渍显出血书残句:“班主通敌,速毁......“

后窗突然闪过人影。沈棠的水袖卷住那人脚踝,拽进来个满脸烟灰的少年——正是剧组失踪的美工,怀里紧抱着青花瓷瓶。

“林九爷让我藏的!“少年哆嗦着砸碎瓷瓶,瓶底滚出个油纸包。沈棠的护甲挑开纸包,掉出把带锈的闸刀钥匙,柄上缠着的褪色红绸,正是照片里悬桥上的新婚贺礼。

周野突然夺过钥匙奔向地窖。生锈的铁门轰然开启,霉味中陈列着整排木箱——掀开的箱盖里不是军火,而是成捆的民国戏服,每件心口都绣着“沈“字。

“这才是真正的'军火库'。“沈棠的指尖抚过戏服内衬,捻出张泛黄的纸条。周野就着天窗光细看,竟是沈月如的亲笔:“明远以戏服藏药,救治前线八百兵。“

地窖深处忽然传来机括声。沈棠循声望去,砖墙上凸出个神龛,供着把断弦的月琴。琴身裂痕处塞着卷残谱,工尺谱旁注着小楷:“悬桥机关调,惊梦救苍生。“

“当年令祖借修桥之名,“周野的匕首撬开琴轸,“用悬桥机关给前线运药材。“他转动琴轴,地窖暗门缓缓升起,露出成堆的甘草麻黄,虽年深日久,药香犹存。

暮色染红窗棂时,沈棠站在刑侦奶茶店门口,望着搬运证物的警员。周野递来烘干的戏服,肩头染着茶渍:“沈小姐现在可信了?“

她忽然扯开戏服内衬,暗袋里掉出张民国戏票。票根血迹未干,日期栏赫然是今天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