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研究
- 李菁
- 2字
- 2025-04-22 16:23:48
上编
第一章 明清嘉兴望族女性的生存环境
任何文化的产生及流变都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息息相关。明清时期嘉兴文化家族的广泛形成并非偶然造就,它是经“家族”这一载体将文学资源整合后的喷发式增长,是长期文化的贮积与经济支撑及地理乡土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强烈的血缘、地缘、业缘特色。
嘉兴为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境内湖泊纵横、稻桑成片、盐田相望。地处自古人文阜盛的环太湖流域,嘉兴府与周边苏州府、松江府及杭州府的人文交接十分频繁,尚文气息浓厚,据《嘉兴府志》记载:“嘉禾之俗,人士好文而崇学,衣冠文物,焕然可观。”[1]自宋代始,嘉兴已是江南科举重镇,其进士、举人数量在整个江南流域都不可小觑,据《浙江教育志》统计,宋代嘉兴产生进士459人,状元7人。明清两代江南进士数量激增,占到全国的15%左右,其中嘉兴府共产生968名进士,在江南的八府一州中占12.2%,位居第四。在这些科举士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世代仕宦的簪缨望族,祖孙、父子、叔侄、兄弟均为进士的科举家族数量甚多,其中“四世进士”“五世进士”也不乏其人。
地处江南环太湖流域的优越地理位置、温润的自然环境及相对开明的家庭文化氛围给嘉兴带来更多文化更新交融的机会,使之孕育出数量众多的精英才子和家族闺秀。据笔者目前统计,在明清嘉兴150余支望族中,有超过2/3的望族家庭产生了闺秀作家,这些来自士绅家庭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闺阁才媛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并与周边的才女作家展开了广泛的文学交流,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才情活跃在江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