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序

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兼文评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一直以来在海内外文坛享有盛誉,自然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青睐。有鉴于此,有关福斯特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著名的英国现代小说家一样,诸如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等,福斯特也是颗闪亮的明星,永远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虽然福斯特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严格地讲,始于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但是近些年来福斯特在国内学界的热度急剧升温,他的作品不仅开始吸引着众多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目光,更是受到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追捧。短短的数年间,有关福斯特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实乃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令人欣喜!

在这样一股“福斯特热”的大潮中,笔者也深受鼓舞并毅然决然地加入其中,成为福斯特“弄潮儿”的一员。经过数年的静心研读和潜心研究,笔者在福斯特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近年来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已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为丰富国内福斯特研究做出了一点微薄贡献。在研究福斯特的文学作品过程中,笔者发现福斯特的最大文学成就莫过于他提出的小说节奏理论以及在其小说创作中的成功运用。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并未对其小说节奏进行过全面而系统的探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更为令人遗憾的是,迄今无人对福斯特的小说节奏学说加以补充和完善,而是仅仅局限于运用福斯特本人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的“简单节奏”和“复杂节奏”对其作品的节奏进行解读,这似乎远远不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之下,笔者尝试借助当代认知理论和叙述学相关理论,把福斯特的二元节奏学说扩展为四元节奏学说,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福斯特的主要小说作品展开系统的研究,而本书就是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该研究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一方面归功于我的博士生导师李建波教授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得益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经费支持。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国内福斯特研究添砖加瓦,但由于笔者学疏才浅,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同人不吝赐教。

张福勇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