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的剑招

盏茶时分过去,最后一丝黑气从草叶尖消散,李长信长吁一口气,撑着地面站起身来,只觉双腿发麻,法力几近枯竭。

李长瑶又递来一枚回气丹,轻声道:“先休息,阵法之事稍后再查。”

声音虽仍清冷,却多了几分关切。

两人回到石屋,李长信服下丹药,闭目调息,脑海中反复浮现尸狼阵中那面聚煞幡。

待法力恢复些许,他起身对李长瑶道:“护山大阵由大姑亲自布置,如今煞气能侵入灵田,怕是有人从内部动了阵眼,我们得去看看。”

多事之秋,不能有丝毫懈怠。

李长瑶点头。

两人当即施展轻身术来到阵眼所在的山崖。

四处查看一番。

李长信发现石缝中露出半片残破的符纸,拾起细观,只见上面绘着扭曲的纹路,正是邪修惯用的聚煞符。

“果然有人试图破阵。”他皱眉道:“此符能短时间压制阵眼,必是熟悉阵法之人所为。”

八根青石桩本应按八卦方位排布,此刻西南角的石桩却有些倾斜,表面刻痕模糊不清。

李长信伸手抚摸石桩,指尖触感异常,凑近细看,石桩底部竟有新凿的痕迹——有人蓄意破坏。

“难道灵田的凡人杂役中有内奸?”李长信沉声道。

这些人常在山中走动,偶尔也会出山采买,有机会与外面的人接触,被人利用。

镇守修士一般会进行严格约束,给他们一些灵符,用作防身与监视,这也是职责所在。

但李长信和李长瑶刚来白云山不久,对很多事还不熟悉,这几天一直在熟悉山中情况,对此有些疏忽。

李长瑶想起一事:“日前巡查时,有个叫王贵的从山中出来,见我们时眼神闪躲,手中还拿着陌生的药瓶,着实可疑。”

李长信回想一番,发现确实如此。

当时他们、只以为是凡人惧怕修仙者,所以露怯,便没多想,现在想来,确实古怪。

是夜,两人悄然来到杂役居住的茅屋。

月色如霜,照见屋内人影晃动。

李长信施展御物术,将窗纸轻轻掀开一角。

王贵对着一盏油灯,手中捧着一个漆黑小瓶,正享受地吸食瓶口飘出黑雾。

“他果然有问题。”李长信低喝一声:“动手。”

两人破门而入。

王贵见有人闯进来,窥破了自己的秘密,脸色剧变,将小瓶往地上一摔,黑雾腾起,笼罩整间茅屋。

霎时鬼哭狼嚎,阴风阵阵,数只小尸狼凝成实体,向两人扑来。

李长瑶早有防备,剑刃寒光闪过,斩碎尸狼。

李长信指尖掐诀,青光闪烁,几根树藤从地面窜出,将王贵捆了个结实,冷冷道:“说,是不是你破坏的阵眼?谁指使的你?”

王贵欲说些什么,全身忽然猛地一震,随即眼神涣散,七窍流出黑血,一命呜呼。

李长信蹲下仔细检查,发现他已神魂俱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人将王贵的房间里里外外翻了个便,没有任何发现。

“怎么办?要将凡人杂役一一盘问吗?”李长瑶问。

望气术修炼到圆满时,不仅可以探查敌情,也可以观察人体发散出来的“气”,以作测谎之用。

两人均有这个本事。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人,“气”的颜色略有差别。

只要答话是稍有产了剧烈的情绪变化,就有可能在说谎。

李长信想了想,同意了这个提议。

家族将白云山灵田交到他们手里,他们就要尽最大努力保证万无一失。

翌日。

两人将白云山上的所有杂役全部聚拢,分别审问。

李长信问话,李长瑶在一旁使用望气术观察。

忙活大半天,一无所获。

……

自初窥剑意后,李长信闲暇时都往灵田后一处陡峭山崖去参悟。

此处终年有山风掠过,吹得衣袂猎猎作响,倒合了剑修心意。

他寻得一块平整的磐石坐下,玉简横置膝头,目光却不看,只凝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尖,任由山风拂过面畔,灵台清明如镜。

这《斩仙诀》虽名唤剑诀,通篇却无半式紧要剑招,大意不过是“剑随心至,意到剑成”八字。

那天不知是在什么情况下施展出了一个剑招,威力非凡,但之后再想复刻,总是抓不住契机。

李长信运转《太虚道衍经》,呼吸间调和五行灵气,丹田处有一丝清凉之意顺着经脉漫向指尖,与剑柄传来的震颤隐隐呼应。

他闭目冥思,脑海中浮现出当日在尸狼阵中剑丝纵横的场景。

那时生死关头,竟忘了所有,只想着护得身后之人周全,剑便自己出鞘了。

“原来如此。”李长信豁然开朗,所谓剑意,并非招式精妙,而是心中之念的具现。

他因《太虚道衍经》修得心性澄明,此刻握剑在手,只觉剑身与心神相连,山风掠过剑身的声音,竟似在诉说剑中真意。

如此参悟七日,李长信自觉剑意已有所成,却还是不能复刻出那剑招,心中有些怅惘。

清晨。

他正对着山崖练剑,忽见李长瑶提着竹篮走来,篮中装着新摘的灵果,却在看到他手中短剑时驻足:“这几日见你在此凝神,可是《斩仙诀》有了进境?”

李长信收剑笑道:“有些许感悟,但总觉差点什么,正想请你指点指点。”

李长瑶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也好,我正想看看这上古剑诀的妙处。”

说罢,她从腰间抽出长剑,剑鞘落地,发出清越鸣响。

两人回到灵田旁的空地上,准备比试。

李长瑶率先出手,长剑化作剑影,分取他面门、心口、下盘,招式凌厉如电。

李长信不闪不避,短剑轻颤,竟似与剑影融为一体,看似笨拙的挥砍,却恰好挡住所有攻势。

李长瑶见他以简破繁,心中暗赞,剑势一变,改攻为守,长剑如游龙般缠绕,竟要将他短剑绞飞。

李长信忽觉剑身传来巨力,想起玉简中“剑意随念而生”之语,念头一动。

若说李长瑶的剑是“势”,他的剑便该是“意”。

短剑突然改守为攻,不再拘泥于招式,只顺着心意刺出。

李长瑶只觉眼前剑光一闪,竟看不出剑路,慌忙撤剑后退,却见李长信的短剑如影随形,剑尖所指,正是眉心处。

她心中一惊,长剑横挥,剑光如幕,护住周身,顺利化解。

两人剑光交织,打得难解难分。

山风呼啸,吹得灵田中的黄芽草沙沙作响,衣袂上已沾满草叶,却浑然不觉。

“当心。”李长瑶一声清喝,飞剑突然加速。

李长信顿觉压力骤增,脑海中忽然浮现《斩仙诀》中的内容,玉简上的字迹在眼前虚化,竟与李长瑶的剑影重叠。

他心中一凛,一股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短剑猛然脱手,化作万千剑丝,如细雨般笼罩全场。

李长瑶大惊,看见无数剑光从四面八方袭来,压迫感铺天盖地,有些慌了神。

她本能地御剑格挡,却听“当”的一声,长剑应声而断,剑柄震颤不止。

李长信慌忙收剑,心中忐忑:“这,实在是没想到……”

欣喜之余,他终于记住了这次出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