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把这麦粒碾一遍,让麸皮脱落下来,过筛几次后重新碾磨。”赵元溪示范了一遍后,便让柚操作。

柚是个聪明的,看了一遍后便能上手,很快就将麦粒碾成了小麦粉。

只不过这时候的小麦粉还掺杂了不少麦麸,赵元溪又让柚将麦粉倒入簸箕,迎风抛扬,麦麸比小麦粉轻,便能初步分离,最后再用绢筛筛上几遍,古人常说的精面就算好了。

赵元溪打算包猪肉大葱馅的饺子,把小葱切成碎末搅进肉馅,再放两个鸡蛋混匀,再进行简单的调味。

古代的葱比现代的葱香味更浓,赵元溪不禁露出满意的笑。

面和好了,馅也调好了,就剩下把饺子包起来。

赵元溪几个手指头轻轻一捏,一个皮薄馅大的饺子就包好了。

秦国现在虽然没有饺子,但秦国之外的地方已经有和饺子类似的东西出现,赵元溪倒也不担心会引人注意。

很快饺子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赵元溪闻着那味道,肚子发出咕噜的叫声,一旁的柚也不停地咽口水。

饺子在沸水中上下翻腾,白胖胖的看着令人食欲大开。

赵元溪给自己装了一碗,又分了一碗给柚。

见柚又要下跪,赵元溪提前扶住她,“干了活就该有饭吃,更何况若是没你替我磨麦粉,这饺子我可做不出来。”

“太后娘娘!”柚吸了吸鼻子,哭得梨花带雨。

多可爱的小姑娘,赵元溪忍不住手痒,摸了摸她的后脑勺。

霎时间,柚的脸红透了,说话也结结巴巴,“太后——娘娘!”

赵元溪悻悻然收回手,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她本想邀柚一起吃饭,可柚不同意,便也不再勉强。

与她太过亲近,对柚而言也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更何况她也没想在这个时代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若脱离时代活着,那注定会是痛苦的。

赵元溪不觉得自己有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她能做到的就是让周围的人过得好一点。

约莫日上中天,去咸阳的侍卫终于回来了,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八个人。

“这些人都归我了?”赵元溪又惊又喜,她才不介意这些人都是秦王的人,反正现在送过来的人越多,种地才更快!

高昇小心打量着这个被软禁的太后,出乎他意料的是,太后眼中不仅没有半分消沉,反而像燃着熊熊烈火,如同欲要飞上高天的雄鹰。

他以前远远见过太后,那时太后眼里只有长信侯,就是个蠢而不自知的女人。

那时的高昇心中不屑,堂堂秦国太后,竟然不过是被情爱迷惑眼睛的女人,想必那秦国的王也是目光短浅之辈,只不过当他真的见到秦王,才知道什么叫巍巍高山,令人仰止,让人生不出半点僭越之心。

可如今他竟从太后身上看到了秦王的气魄。

赵元溪琢磨着这些人该怎么用,不知道有人正在心里蛐蛐自己。

“你们可有会识字的?”

一排八个人,只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一男一女,年岁都不大,长得也都令人舒心。

赵元溪问穿着棕色深衣的宦人,“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

“奴名高昇,年十八。”高昇强忍心中的激动,双手在衣袍下紧紧攥着,低垂的眉眼掩盖住心中的野心。

“那你呢?”赵元溪又问一旁的宫女。

“奴婢唤长今,年十五。”

大长今?

赵元溪微窘,轻咳一声,“自今日起,你们两个便在我身边伺候。”

“诺!”

“诺——”

得了秦王的准许,侍卫没再阻拦赵元溪出宫门,只派了一队人跟在她后面。

秦宫内部奢华,走出那宫墙,过了那城楼,却只见一片荒芜的景象。

正是春耕时节,田中的人都忙着劳作,可地里的青苗长得稀稀拉拉。

赵元溪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弯着腰翻地,许是因为常年劳作,他的身体以一种不正常的姿态佝偻着,而他身后稚童正晃悠悠地迈着小步子,将手里的种子一颗一颗埋进地里。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句话仿佛具象化在赵元溪面前。

秦国人少地多,普通一等公士能分得百亩秦地,折合约现在的三十市亩。

地多不代表秦人就富足,恰恰相反,由于耕种技术限制和种子质量问题,一市亩地通常只能产粮百斤,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秦国赋税又极高,需上缴三分之一的收成,特殊时候甚至要交半数。

五口之家,若有百亩秦地,一年却只得两千斤余粮,要想吃饱饭,只能想办法种更多的地来养活自己。

这不单单是秦国的问题,其余六国的黔首,除了贵族豪绅,都是这么活的。

赵元溪感觉自己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若是之前她只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到这里的话,现在她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发芽。

她想做些什么,她亟需去做些什么!

“太后娘娘,已经到了。”高昇掀开帘子,扶着赵元溪下了马车。

“在外面别叫我太后,叫我夫人!”

“诺。”

雍城周围的土地大都在秦宗室手里,赵元溪现在拥有的地还是她便宜儿子当初划给她的。

只是她好像低估了这块地的大小!

这块地方别说百亩,就是万亩也有了。

赵元溪的眼睛仿佛在发光,她的便宜儿子人虽然暴躁,但真大方啊!

感觉自己好像也成了大地主了。

呸呸呸——什么大地主,一听就不是啥好东西。

更何况她只是拥有这片土地的使用权,地主什么的是她那个便宜儿子。

赵元溪抓了把地上的褐土,一捏便成团——

土质不错,只可惜由于耕种次数太多,土壤已经开始有退化的迹象,若是今年还是用同样的种植方法,估计得欠收。

哪怕她种下玉米,收成也铁定达不到亩产千斤,果然没有那么好完成的任务啊!

不过,她可是来自两千年后的农学博士,要改良这万亩田地并不难。

等她把玉米种出来,拿去哄便宜儿子,依他的赏罚分明的性格,估计她的土地又能翻上几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