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未来走向(求收藏!推荐!追读!月票!)
- 西游:开局拜师太上老君
- 姑妄言芝
- 2470字
- 2025-04-21 18:15:02
老君捏须含笑,说道:“你这徒儿确是个当官的料。”:
“你是愿做个神,还是正神?”老君询问道。“广义的神被天庭承认,受人间香火所司职不同。正神则是掌握天道权柄,地位崇高。”
“自然是正神好。”李长生说道。
“是想要在四御麾下?还是在三十三天各宫各殿,做个官?还是愿在天将中,谋个武职?或是在天庭六部之中,谋个仙官?
李长生有些摸不清楚了,说道:“这有何区别么?”
“在四御之下,四御者,上宫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东极青华大帝,承天后土皇地祇。
能受人间烟火,也可行功。品级会高一些,待遇会好些,但是权柄受限。”
在三十三天宫殿,做个仙官,比如御马监,尚膳监等,在这里的任职,品级低,待遇不高,但是容易得赏赐。”
“这是飞升之我在天庭刷桶,端盘子。”李长生在心中过掉了这一块。
“或入天兵天将,或是四天门看守,或是天河水兵,在这里待遇极好,但是颇为辛苦,可能下界除妖,会有凶险,立有战功,升迁同样快。”
“飞升之我在天庭看大门。一代天骄飞升仙界,成了十万天兵的一员,之后被猴子大闹天宫时战斗的金箍棒余波震死。”李长生暗自摇头。
“天庭六部十辅司,他们掌握着天庭的核心权力。六部分别是火部,水部,斗部,地祇部,瘟部,雷部。十辅司则是姻缘司、兵马司、功曹司……
这六部十辅司执掌三界权柄,从其班部名,便也大致推测出其职能。
老君笑道:“你想好应该如何选择了么?”
“师父,您认为我应该如何选?”
老君摇了摇头说道:“我无法替你做出选择,这涉及到你未来的大道。”
“徒儿想进入天庭六部!”
老君说道:“进入天庭六部,成为六部正神,需要感悟天地大道。
这也不急,今日只是与你闲聊,为你分析一二。距离你飞升,还有一段时日。”
李长生点了点头。
……
老君掐了指,自语道:“算算日子,他也应该到了那里!”
“长生,你去一趟南赡部洲的蜀地游玩数日,那里有一感悟大道的机缘,若是有缘,你便可感悟大道。顺便帮为师办一件差事。”
李长生一愣,说道:“师父,是什么差事?”
“你还记得尹喜么?”
“关令尹喜,那是我在函谷关时的顶头上司,自然记得。”李长生道。
“我传了《道德经》与他后,并托梦于他,令他断绝俗务后,至蜀地青羊肆来寻。
算算时日也到了,你替我去考察他,若是可用,你便代我收徒。收他做你师弟。”
李长生道:“师父,这收徒之事,您交于我?”李长生有些不敢应承。
“长兄如父,有何不可。我精心栽培你,以后传帮带,你教导出一个师弟,让师弟替你再教下一个小师弟,传帮带,多省事。我这一门可兴矣。”老君笑吟吟道。
李长生嘴角一抽:师父这怎么看起来像,做科研课题的无良老板,将项目组交给大弟子来带,做一个甩手掌柜的。
“那蜀地乃是大道之地,那里有一道机缘出世,你若是恰逢其时,正可感悟大道,对你大有裨益。”
蜀地自古便是神仙出没之地,襄王巫山遇神女便是在那里,而且大禹在那治过水患……那里却有不少遗宝,而且杨戬的日后受封的灌江口,便也是在蜀地。
“师父,我是否可以带杨戬去那里?让他经历世事,磨砺一二?”
“这般安排甚妙。“老君颔首道,“最好教那孩子多积功德,斩妖除威名,待日后斧劈桃山救母时,方占住大义名分。“
老君提醒道:“你要谨慎些,天庭近日欲整饬蜀地,莫露行藏。”
“天庭要治蜀地?因为甚么?”
“你可知尸解仙?”老君反问道。
李长生回答道:“修道者,假托一物,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不得金丹大道,终是小术”。
“最近几百年来,蜀地盛传尸解法,其中修剑尸解之道最为鼎盛。那伙人自称剑仙。已然惊动天庭。”老君抚须道。
“他们竟这般了得?”李长生错愕道。
“非是他们法力高强,玉帝乐见尸解仙多些——飞升的多了,天庭当差看门的便不缺人手。
只是这伙剑仙,好勇斗狠,刀剑泛滥,相互攻杀,杀生颇重。更有甚者,修所谓祭剑之道,屠杀千百凡人人为祭炼一剑。
这比有些妖魔食人还要可憎,妖魔为果腹,食人终有限。而这为杀而杀的祭剑之道,若是流传开来,那人间不知多少人将惨死。因此,玉帝已敕神将擒其魁首。”
“原来如此?”李长生恍然。
“为师只是提醒你,你就算与天庭的人撞见也无所谓,做些隐藏即可。你把青牛也带上,若是有差错,让他护持杨戬。”老君拈须说道。
“徒儿,明白了。”李长生躬身后,便是走出精舍。
……
李长生踱至山后,见青牛正自在地嚼食青草。
“牛儿,师父命你随我同往蜀地走一遭。”
青牛听闻是老君法旨,恭谨点头应是。
“我那徒儿杨戬也跟着一同去,带他随行历练。若遇险情,你替我照拂他一二。为掩师父根脚,你最好变副模样。”
“变成什么?”青牛昂首问。
“比如化作白驴。”李长生随口道。
“我乃老君座下青牛!你让我变成一头驴子。”青牛满脸嫌弃。
“两百斤橘子。”李长生说道。
“两百斤橘子,就让我变驴子?长生,你也太小瞧我了,得加些。”
李长生扶额道:“你说要多少?”
青牛鼻中喷气:“至少一千斤。”
“吃这么多橘子,你也不怕上火,灼烂口舌。”李长生点头,同意了这笔交易。
青牛兴奋地甩着牛尾,说道:“我修炼有成,何惧于此。”
摇身一变,云烟飘散,霎时化作一头白毛驴子。
白驴通体如雪,四蹄隐现青纹,昂首时眸中青光流转,虽化作驴形仍端着青牛架子,鼻孔朝天哼哧作响
……
南赡部洲,蜀地。
白云悠悠,天上碧蓝如镜。
一条羊肠小道,两侧古木参天,山路古松横斜,丛林中偶有鸟雀惊起。
两人正行在山间小路中。
其中一个三缕长须的中年道士斜坐在驴子上,左腰悬着一把太阿剑,后面挂着一个红葫芦,腰带上系着块翡翠玉佩。
另一个是个少年模样,剑眉星目,容貌清秀,行动矫健。
这两人正是接了师父差事,前往蜀地代师收尹喜为徒的李长生,与他的徒儿杨戬。
骑在驴子上的李长生,心中盘算:“师父与那尹喜约定是在青羊肆,可是蜀地何等广大,找一个青羊肆却也难。
而且,我记得前世所读道书中,老君与尹喜约定青羊肆。尹喜抵蜀后遍访‘青羊肆’未果,在一市肆中,恰见一童子牵着青羊,尹喜问那童子,最后被指引见老君。
这青羊肆便就是大名鼎鼎的青羊宫前身。
看来,这青羊必不可少。戬儿可做那童子,只是缺少一头青羊。先寻买一头青羊,然后找寻尹喜。”
这一次外出,除了代师收徒外,还要寻摸机缘,寻找师父所说那感悟大道之机,顺带着去看一看灌江,那里应是杨戬的机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