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初中,还要不要坚持上以前的兴趣班?

../Images/44973-2-01.jpg案例

新学期快要开始了,子轩暑假上的兴趣班则要结课了。这天下课,篮球班的老师和子轩爸爸说:“孩子开学之后我们的课程就只开在周末了,咱们这边是准备续一年呢,还是先续一学期?”子轩爸爸知道几个同样升入初一的同学已经不准备续报了,所以也准备拒绝老师:“我们再看看吧,上初中孩子就忙了,回去商量商量。”子轩听到后,立刻就不乐意了:“怎么还要再看看?当然要上了!”爸爸赶紧把子轩拉到一旁:“和你组队的两个同年级同学,他们的家长都是直接决定开学就不上了,咱家不会这么专制,但确实要考虑你的时间,咱们回家再说……”

回家以后,爸爸妈妈就和子轩一起,列出了目前在上的兴趣班,准备讨论它们的去留。结果,子轩不仅想继续参加篮球班,以前上的游泳班、机器人编程班、漫画班,他全都舍不得放弃。说着说着,爸爸和子轩都有点儿着急了:“你什么都想要,时间和精力哪够呀!”“怎么不够了,我就是喜欢嘛!”

现在该怎么办呢?升入初中后,以前的兴趣班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上呢?

../Images/44973-3-01.jpg解析

升入初中,学习科目变多,孩子的学习压力确实会变大,课后用于学习的时间也不得不增长。像子轩爸爸这样,对兴趣班挤占孩子学习时间的担心,也非常常见。所以,很多孩子升入初中后,就会放弃以前上的兴趣班。

但是,兴趣班和校内学习,一定是互斥的吗?不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孩子的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吗?这可不一定!参加兴趣班的时间和写作业的时间虽然看上去会相互挤占,但在其他方面,“兴趣多”和“学习好”并非互斥选项。

兴趣和学习,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孩子的自主动机强度上。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感是内部动机的重要部分,如果人们觉得自己能控制自己的选择,并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环境,就能产生胜任感,从而保持兴趣。而“自控资源”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人们是被要求(而非自主)去做的。也就是说,虽然孩子在学习上的精力是有限而宝贵的,但兴趣是他自主愿意做的事,并不会跟学习“抢”自控资源,甚至还能成为孩子学习疲倦后恢复精力的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孩子不许参加兴趣班,还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抗,得到上不成兴趣班也不愿意学习的双输结果。

此外,兴趣班还可以给孩子一生的志趣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生涯发展起到启蒙作用。兴趣的一般发展历程包含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有趣往往短暂易逝,不够稳定;有趣定向发展形成乐趣,较为专一而深入,孩子喜欢上兴趣班就处在这个阶段;乐趣如果逐渐与个人理想及目标、社会责任感等相结合,就可以形成最高层次的志趣。

../Images/44973-4-01.jpg 家教指导

家长不想让孩子上兴趣班,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孩子自己想上,难免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先不要急着说服孩子听自己的,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决定这些兴趣班的去留。

(一)分析已经在上的兴趣班

首先,把孩子目前在上的所有兴趣班都列进表格里。然后,请孩子尽量把上每个兴趣班需要投入的时间等成本、得到的快乐等收获、可能用于替代的选项都尽可能量化地写下来。比如,如果孩子说打球能让自己快乐、放松的话,那具体是有多快乐、多放松呢?如果满分是5分,打球能让自己到几分呢?填写表格之前,孩子只是笼统地觉得自己喜欢兴趣班,填写之后,孩子就会对自己在兴趣班中的收获有更具体、直观的认识。

../Images/44973-11-01.jpg

(二)简单计划初中学习

家长不希望孩子继续上兴趣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时间不够用。那上初中以后,学习具体需要多占用多少时间呢?这个问题同样需要进行量化,即便每个孩子学习的具体时长不一样,但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的用时总会有一个预计范围。这一步以家长为主,家长可以参考网上的资料,也可以询问和孩子同龄的孩子,简要地量化出孩子在家每天、每周的学习时长。当然,孩子也可以有理有据地提出不同看法,比如,如果孩子认为周末的学习时间过长,那就请他给出自己可以用时更短的证据来说服家长。

(三)对兴趣班进行排序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家长和孩子就清楚了学习以外到底有多少剩余时间,而兴趣班又会占用多少时间了。这样,如何做选择也会变得更清晰。

当然,占用的时间也不是唯一的标准,孩子自己的喜好可能更重要。在这个环节中,家长可以参考职业规划中常用到的“价值观排序”游戏,比如“拍卖会”游戏,可以把剩余的时间比作货币,让孩子在兴趣班中进行选择和“购买”,因为“余额”有限,能“购买”的兴趣班也就有限,这个过程能促使孩子深入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保留哪些兴趣,对今后的坚持也有积极作用。

(四)讨论方案并尝试执行

选好保留的兴趣班后,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选择,先让孩子保留这些兴趣班一个月,作为“试用期”,让孩子感受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兼顾初中学业和这些兴趣班。当然,也要提前约定好一个月后的奖惩机制,比如,如果孩子因为上兴趣班而导致周末完不成作业或者平时上课打瞌睡,就要进一步减少投入兴趣班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再一次启动前几个步骤来进行选择、调整;如果孩子能兼顾且表现得不错,也应当给孩子一些奖励。

(五)帮孩子提升学习兴趣

除了解决目前兴趣班去留的问题,家长还可以看到上兴趣班更长远的作用。在孩子对这些兴趣班的喜好中,藏着他对事物感兴趣的钥匙,如果家长能利用这些钥匙,还可以帮助孩子,让他对学习活动也更感兴趣。比如,如果孩子喜欢打篮球是因为喜欢在比赛中获胜,那么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和孩子比赛背诵知识点等,并设置奖励激起孩子的竞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