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堂风云谲,王府暗流息

楚逸尘在边疆巩固防线、安抚百姓,将边疆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朝堂之上却风云突变。那些曾在边疆战事中支持不同阵营的大臣们,因楚逸尘对林宇和周武矛盾的调和,利益格局被打破,心生不满。以礼部尚书赵康为首的一派,暗中勾结,欲在朝堂上掀起风浪,扳倒楚逸尘,重新夺回他们在边疆事务上的话语权。

赵康在一次早朝时,率先发难,出列奏道:“陛下,臣听闻定北王在边疆擅自更改军事策略,耗费大量军资用于重建,此举恐有滥用职权之嫌,且未经朝堂商议,于理不合。”他言辞恳切,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其他附和者纷纷点头,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轻皱,目光投向下方的大臣们,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吏部侍郎孙宏站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定北王此举虽未按常规流程,但边疆历经战火,百废待兴,及时重建也是为了稳固民心,增强边防。臣以为,王爷此举并无不妥。”然而,赵康一派怎会轻易罢休,他们轮番进谏,言辞愈发激烈,试图将楚逸尘置于不义之地。

此时,一直沉默的宰相李明德缓缓出列,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定北王为边疆之事殚精竭虑,其功绩有目共睹。至于重建之事,耗费军资虽多,但长远来看,对国家有利。且王爷向来忠心耿耿,绝无滥用职权之意。依臣之见,可先派人前往边疆调查,待查明详情,再做定论。”皇上微微点头,觉得李明德所言有理,遂决定派监察御史王强前往边疆,彻查此事。

在王府中,苏瑶与林婉儿的关系逐渐缓和。林婉儿自禁足期满后,性情大变,不再如从前那般争风吃醋、处处刁难苏瑶。一日,苏瑶在花园中赏花,林婉儿主动前来相伴,她看着娇艳的花朵,轻声说道:“姐姐,从前是婉儿不懂事,做出诸多错事,还望姐姐莫要再怪罪。”苏瑶微笑着握住她的手,说:“妹妹能知错就改,姐姐自然欢喜。咱们同为王府之人,以后应相互扶持。”两人相视而笑,往日的嫌隙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两人正说着,老管家匆匆走来,神色略显慌张,向苏瑶禀报道:“世子妃,刚收到消息,朝堂上有人参了王爷一本,说王爷在边疆滥用军资,皇上已派监察御史前往调查。”苏瑶脸色微变,心中涌起一丝担忧,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说道:“我相信王爷行事磊落,定能经得住调查。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管家,你即刻派人前往边疆,将此事告知王爷,让王爷早做准备。”老管家领命而去。

林婉儿在一旁听着,也为楚逸尘担心起来,她说道:“姐姐,要不我也回娘家一趟,让父亲帮忙在朝堂上留意一下动静,看能否帮王爷说些好话?”苏瑶感激地看着她,点头道:“如此甚好,那就辛苦妹妹了。”

监察御史王强领命后,即刻启程前往边疆。一路上,他心中暗自盘算,此次任务关系重大,若能查出楚逸尘的把柄,在朝堂上必能立下大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然而,他也听闻楚逸尘在边疆深得民心,行事公正,要找出破绽并非易事。

数日后,王强抵达边疆军营。楚逸尘得知朝廷派人前来调查,早已做好准备。他亲自迎接王强,态度不卑不亢,说道:“御史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王强故作严肃地说道:“王爷,朝堂上有人参你滥用军资,皇上特命本官前来彻查,还望王爷配合。”楚逸尘微微一笑,说:“大人放心,本王行事问心无愧,一切皆有账目可查。”

随后,楚逸尘命人将边疆重建的账目、物资清单以及各项军事开支明细等一一呈给王强。王强仔细查阅,却发现账目清晰,每一笔开支都合情合理,并无任何漏洞。他心中有些失望,但仍不死心,决定四处走访调查,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王强在军营中询问士兵,在百姓中打听情况,然而,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对楚逸尘皆是赞不绝口。士兵们说王爷带领他们打胜仗,保卫了边疆;百姓们讲王爷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过上了安稳日子。王强一无所获,心中愈发焦急。

这日,王强在城中巡查时,偶然遇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那人看到王强,神色慌张,转身欲走。王强觉得此人定有问题,立刻命人将其拦下。经过一番审问,那人终于交代,他是赵康一派的人,受赵康指使,前来边疆散布谣言,企图抹黑楚逸尘。王强心中一惊,他意识到此事背后牵扯甚广,若处理不当,自己也可能陷入麻烦。

王强思索再三,决定将此人秘密关押,同时将调查情况写成密折,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呈给皇上。密折中,王强如实禀报了楚逸尘在边疆的功绩,以及他所调查到的有人蓄意抹黑王爷的情况。皇上看完密折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朝堂之上竟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危,妄图陷害忠良。

皇上立刻召集大臣们上殿,将王强的密折当众宣读。赵康等人听到密折内容,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求饶。皇上严厉斥责道:“你们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效力,竟在背后搞这些阴谋诡计,实在是罪大恶极!”随后,皇上降旨,将赵康等人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边疆这边,楚逸尘得知朝廷的处理结果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朝堂之上的斗争复杂多变,自己虽一心为国,却仍难免遭人算计。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守护边疆、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与此同时,林婉儿的父亲,镇远大将军林正天,在朝堂上听闻此事后,也为楚逸尘感到欣慰。他回到家中,将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林婉儿。林婉儿得知王爷平安无事,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对父亲说道:“父亲,女儿在王府中,如今与苏瑶姐姐相处和睦,也明白了许多事理。以后,女儿定会好好辅佐王爷,为王府争光。”林正天看着女儿的变化,心中十分欣慰,点头道:“如此甚好,你能与苏瑶和睦相处,为父也就放心了。王爷在边疆为国家立下大功,你要多多支持他。”

经过这场风波,王府中更加安宁祥和。苏瑶和林婉儿齐心协力,将王府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们时常一起商议如何改善王府下人的生活,如何举办一些活动来增进王府众人的感情。在她们的努力下,王府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融洽。

而楚逸尘在边疆继续忙碌着,他不仅关注着军事防御,还致力于发展边疆的经济。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促进边疆的繁荣。在楚逸尘的治理下,边疆逐渐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疆的稳定为大熙朝带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期。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经济蒸蒸日上。楚逸尘的名声在大熙朝愈发响亮,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皇上也对他愈发倚重。

然而,楚逸尘并没有被这些荣誉冲昏头脑,他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他时刻关注着边疆的动静,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同时,与朝堂上的忠臣们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大熙朝的繁荣稳定出谋划策。

在王府中,苏瑶和林婉儿也时常牵挂着楚逸尘。她们会定期给楚逸尘写信,分享王府中的趣事,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楚逸尘收到信件后,也会抽空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她们的关心和爱护。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大熙朝在楚逸尘等忠臣良将的守护下,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边疆的安宁、朝堂的稳定、王府的和睦,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繁荣的画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楚逸尘的努力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