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盛夏已至。
此前连着下了几日大雨的安宁县,今天一早总算是云销雨霁,重见天明。
离县城不远的飞仙观里,诸位道士吃完早饭后,便照例各自分散摸鱼去了。
雨后山新,有凉风阵阵。
徐辞最近的心情不错,脚步轻快地走去大殿值班。
在某块缺了一半的青砖里,积着一汪小小的水洼,他路过时不禁低头看了一眼。
嗯,正经的小白脸长相。
自己前世要长这模样,怕是早就不想努力了吧。
飞仙观很小,没多远便到了大殿。
徐辞走进清冷的大殿,随意清扫一番,再给祖师爷神像点上三炷香后,便出门伸了个懒腰。
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思绪徜徉天外。
话说,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半年了吧。
从整日奔波的网约车司机,到破落道观的清闲小道士,这个结果倒也谈不上多坏。
更何况,他还是观里少数几个入道的人。
徐辞前身是个被道观收留的孤儿,但修行天赋不俗,短短几年便在飞仙观弟子中鹤立鸡群。
也正因如此,过于自信的前身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强行破境。
结果步子迈太大,劈了叉。
这才有了现在的徐辞。
而得益于这个教训,他将“脚踏实地”四字贴在了房间里,用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直到发现了识海中的符箓——有挂那就两说了。
在徐辞的识海中,漂浮有一张金色符箓,符箓上画有繁复的篆字云纹。
若是仔细看,还能看到那些云纹在缓慢“流动”着。
而这张符箓作用只有一个,那便是“借道”——也就是借用其他人的神通术法。
但借道有两个前提。
其一是目睹对方施法——这个很简单。
其二,则是需要消耗灵蕴。
所谓灵蕴,乃是某种玄之又玄的东西。
虽然号称天地之精,但对于大多数修道者而言,依旧是很虚无缥缈的存在——
【灵蕴:108】
看着眼前这行金灿灿的信息,徐辞心说这也太“缥缈”了。
而且自己这面板,怎么就这么短小呢?
根据目前所知,灵蕴除了依靠自身修炼之外,还可以从某些特殊的天材地宝中获得。
天材地宝目前是没法奢求的,所以这半年来,徐辞只能靠修炼积攒灵蕴。
期间本来打算试一试这“借道”的能力,但放眼整座道观,除了不显山露水的观主外,其他人加起来也没自己会的法术多。
徐辞抬头望向道观外。
该下山了。
这些日子,他对自身所处的天地也有了一些了解。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仙人、妖祟、神灵、精怪...无奇不有。
但凡有点道行在身的,都会几手法术。
修为高强者,更是掌握有威能莫测的神通禁术。
可以说,没点本事是不太好在道上混的。
而徐辞的本事,恰好就是借别人的本事。
真是善哉。
只不过要下山,还需要寻个由头才行。
从恍惚中回过神,徐辞发现一个身影正朝自己走来。
“观主?”
眼前身形伛偻的老道士须发皆白,眼角深痕密如蛛吐,若非目光清明,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行将就木”四字。
事实上,前段日子,这位年逾百岁的老观主的确已经半截身子入了土。
那时的他基本不出房门,偶尔露面也是一副出气多进气少的样子。
但在半个月前,死了一多半的老观主突然重焕生机,整个人的精气神高了几层楼不止。
本以为是回光返照,但几天下来,才确信不用给他订棺材了——作为全国有名的贫困观,大家对于这事都很开心。
名为吕南州的老观主停在了徐辞的两步之外。
他朝徐辞点了点头道:“我来与你说件事。”
吕南州向来深居简出,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找上徐辞。
而不知为何,徐辞在他靠近后,有种说不清的怪异感觉。
“观主请讲。”
吕南州望着山门的方向,缓缓道:“可曾听过祭水大典?”
徐辞点头:“自然听过。”
对于这三十年一次的皇家祭祀典礼,本朝的道士应该没有不知道的。
“那你可知,大典除了京城固定的一套班底之外,还会从各地道观选出十人参加?”吕南州又问。
“倒是没听过。”
“嗯,没听过也属正常,毕竟一般情况下,它跟咱们这种小道观的确是没什么关系。”
“不过,”吕南州接着说道:“今年的祭水大典,我们飞仙观也可派一人参加。”
还有这种事?
徐辞心中对此有些疑惑,却也不好问出来。
而吕南州似乎猜出了他的心思,说道:“这里面的内情,我之后会跟你讲清楚,现在你只需知道,飞仙观的这个名额,我考虑给你。”
徐辞当然明白,作为一个有度牒的道士,能参加这种皇家祭典到底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这还是极佳的下山机会。
于是他当即正色道:“弟子定不辱飞仙观之名...”
话还没说完,就被吕南州打断:“但事先我还得考校你一番。”
徐辞闻言,不仅面色未变,反而腰杆愈发挺直了几分。
毕竟在飞仙观这方小池塘里,他已经算是最大的那条鱼了,自然不怕什么考校。
“观主,这考校...何时开始?”
“就在今晚。”
这么快?
徐辞有些惊讶。
“弟子不用准备一二?”
“何须准备,反正结果已定,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吕南州说这话时,睨了徐辞一眼,脸上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
“没问题的话,你晚上来我房中一趟。”
“是。”
一阵轻风吹过,大殿檐角上的铜铃“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吕南州将头稍稍仰起,微闭着双眼,似乎在感受风的气息。
“今日天气不错,可莫要辜负了。”
抛下这句莫名奇妙的话,老观主就转身慢悠悠地离开了。
徐辞待他走远,便将双手负于身后,仰首望天,想像着山下的风景。
但想着想着,就不由地咂了咂嘴。
“成天馒头配白粥,确实少点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