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卖爆了
- 1990:我只想带儿女走正道
- 二蛇
- 2323字
- 2025-04-15 09:00:01
陈大哥跟官德文一样,来到双旺之后,都不急着做生意,而是先到官德标的饭店报到。
在这饭店工作的,全是自家亲戚,陈大哥把车停好后,就招呼大家过来吃包子。
陈小兰笑着说道:“大哥,你这包子就留着卖吧,我们刚刚吃了阿文哥的鸡窝籺,肚子都饱着呢!”
“没想到阿文来得这么早。”
陈大哥一听就明白了,随即看向妹夫道:“阿标,你尝两口,看看我这包子做得怎么样?”
官德标闻言也不客气,掀开纱布拿了一只糖包子,掰开一小块扔进嘴里尝了尝味,一边咀嚼一边说道:“不错,刚开始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接下来熟悉了制作流程,自然会越做越好。”
得到妹夫的肯定,陈大哥总算是放心了。
陈大嫂闻言也松了口气,丈夫没进过厨房,虽然有妹夫手把手的教,但能不能把这包子做好,她心里也没底,如今看到丈夫把包子成功做出来,还得到妹夫的肯定,她也是彻底放心了。
聊了几句之后,官德标就说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大哥你也别在这里耽搁时间,赶紧去卖包子吧,我家阿文就在前面的路口,你可以过去跟他作伴。”
陈大哥点头道:“行,那我就先过去了。”
官德标看向陈大嫂道:“大嫂,现在饭店还没什么客人,你也跟过去看看吧!”
陈大嫂兴奋道:“好的,我去看看就回来。”
于是,夫妻俩便一起推着单车朝路口走去,远远的就看到很多人围在那里吃东西,一人端着一个小碗,一边聊天一边用竹签串着什么东西在吃,显得非常热闹。
眼尖的陈大嫂连忙说道:“老公你快看,是阿文。”
陈大哥也看到了,官德文被众多顾客围在那里,忙得不可开交,不由得惊叹道:“没想到阿文的鸡窝籺这么好卖。”
陈大嫂满怀期待的说道:“要是咱家的包子也这么好卖就好了。”
看到官德文的鸡窝籺大卖,陈大哥此刻也是信心高涨,意气风发的说道:“一定会好卖的。”
说话间,夫妻俩就推着单车来到了官德文旁边,陈大哥打招呼道:“阿文,来这么早啊!”
“陈大哥,你也来了。”
官德文抬头跟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帮忙推荐道:“各位阿表,我这亲戚卖的是糖包子,有想吃的就赶紧过来买吧!”
陈大哥闻言心中领了这份情,也跟着介绍道:“各位阿表,我这糖包子个头大,糖馅也下得比较足,还配有茶水,有想吃的阿表欢迎过来购买。”
“今天还真是怪了,不仅有鸡窝籺卖,还有包子卖。”
“这肉包子和菜包子我都听人说过,倒是这糖包子是第一次听说,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肉包子很香的,我几年前去县城开会的时候吃过一次,就是不知道这糖包子好不好吃?”
“……”
听说陈大哥卖的是糖包子,现场的顾客们都纷纷议论起来。
包子这种东西搁在北方,就跟南方的米饭一样常见,不管男女老少都经常吃,搁在后世更是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但在九十年代初的双旺乡,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民没吃过包子。
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却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里都是以大米和杂粮为主,农村人就连面条都很少吃,更别说是包子了。
前世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包子才在双旺流行起来。
“老板,你这糖包子怎么卖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终于有人开始问价了。
陈大哥笑道:“阿表,我这糖包子三毛五一个,一块钱三个,你要不要买一个来尝尝?”
问价的人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过来说道:“那就给我来三个吧,我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好的。”
顺利开张的陈大哥满脸笑容的接过钱。
陈大嫂更是第一时间用油纸打包了三个包子,给顾客递了过去。
这个年代,双旺乡还没有普及塑料袋,要差不多到九十年代中期,塑料袋才真正在双旺普及开来。
所以这个时候,卖猪肉、牛肉和鱼的人都是用竹条穿起来,而像包子、糕点这样的即食食品,都是用油纸来包裹,其他的一些东西则是用报纸、网兜、布袋子、草绳之类的来解决包装问题。
还是那句话,但凡出来趁圩的人,那都是有消费意愿的,如果没有消费意愿的话,谁闲着没事会走上几公里来趁圩啊?
而作为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每个圩日出来趁圩,给家里的孩子带上一些零嘴,那是大部分人都会做的事。
以前,大家出来趁圩,给孩子们带回去的都是在村里难买到的零嘴,比如说糖胶,虾公籺,火筒之类的。
糖胶是博白这边的叫法,也是这边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小吃,跟其他地方的麦芽糖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糖胶是把熬好的糖油趁热不断的拉扯,直到拉成雪白的颜色,然后在中间包上炒香的花生米,吃起来又香又甜又粘牙,是博白老少佳宜的一种传统小吃。
(糖胶图)
虾公籺,是两广都有知名度的特色小吃,这玩意是真的香,在博白县就没有人不喜欢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特么上火了,一般人只能吃一两个尝尝味,要是吃多了不喝降火的凉水,那就等着喉咙痛或者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吧!
(虾公籺图)
至于火筒,这是博白这边的叫法,在其他地方也有叫焦米棍,米花棍,米糕等等,这玩意也是小孩子的最爱,可惜缺点就跟虾公籺一样,吃多了也会上火。
(火筒图)
作为容易上火的两广人,长辈们是很怕孩子们吃上火食物的,之前是没有太多选择,如今竟然有糖包子卖,这个新奇的东西要是买回去,孩子们肯定会满意,而且这东西吃了又不上火,简直是完美。
因此,不少顾客看到那雪白的糖包子,他们就算自己不吃,也都愿意掏钱给家里的孩子买,而且一买就是三个,毕竟一次买三个可以多省五分钱嘛!
于是,继官德文的鸡窝籺大卖,陈大哥的糖包子也是生意兴隆。
陈大哥原本就只准备了100个糖包子,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一人吃了一个,还剩下97个,刚才又让妹夫拿了一个尝尝味,就只有96个。
如果是平时,这96个糖包子,肯定没那么容易卖掉,可今天乃是圩日,客流量大着呢,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陈大哥的糖包子就销售一空。
而官德文的鸡窝籺生意也不遑多让,在客流量达到巅峰的时候,足足490个鸡窝籺也同样销售一空。
……
PS:各位阿表,新书期追读数据非常重要,这是官方安排推荐的唯一指标,不夸张的说,关系到一本书的生死,希望大家能够每天追读支持,作者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