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舅哥的生意
- 1990:我只想带儿女走正道
- 二蛇
- 2435字
- 2025-04-10 19:00:03
回去的路上,还是官德武开车。
之前在双旺的时候,他的车技已经是有模有样了,如今又跑了三十多公里的路,车技越发纯熟了。
官德标坐在后座,说道:“这次时间有点紧张,下午我还要教我那大舅哥做包子,等下次来了再带你去海边游泳,这个可比在村后山的那个小湖里游泳要舒服多了。”
官德武闻言眼中一亮,作为出生在农村的男孩子,有哪个是不喜欢到河里游泳的,村后山的那个小湖确实是小了点,游泳就只能在小湖中心转圈圈,体验感属实不咋地。
而大海就不一样了,虽然官德武没有亲眼见过大海,但电视电影上还是见过的,在广阔的海边游泳,一定会非常爽的。
“二哥,那咱们就说定了,下次来进货你就带我去海边游泳。”
“没问题,正好现在天气也越来越热了,适合到海边去泡一泡。”
说话间,官德标也有些心动了,前世到了2020年以后,乡下的公路修好了,农村很多人家也有小轿车了,星期六带着老婆孩子开车去北海银滩游泳的人不在少数。
当时,官德标也跟儿女们开车去过几次,说实话还是挺好玩的。
兄弟俩一路闲聊,等回到饭店,已经是中午饭点的高峰期了。
尽管今天不是圩日,但饭店的食客还是不少,其中有两桌是媒人带来的,自从官德标跟这十里八村的媒人达成合作之后,这些有利可图的媒人表现得都非常积极,源源不断的替饭店拉来了不少客人。
说句不夸张的,抛开夜宵不提,单论饭店白天的营业额,几乎有五分二左右是这些媒人给拉来的,效果非常明显。
“阿标。”
看到妹夫回来,坐在饭店门口烧烟的陈大哥立刻打了个招呼。
官德标下车走过去道:“大哥,等久了吧,什么时候来的?”
陈大哥咕咚咕咚的吸了几口烟,把烟筒递给妹夫道:“我也刚到。”
官德标接过烟筒,说道:“你还没吃午饭吧,我先烧筒烟,再去弄几道菜,等吃了饭再教你做包子。”
既然来了,陈大哥也不再客气,点头道:“好的。”
官德标烧完烟,这才走进厨房简单弄了两盘白切,炒了一盘青菜,然后跟大舅哥和老四吃了起来。
至于饭店的其他人,他们都已经提前吃过员工餐了。
吃完午饭,眼看没有食客登门,官德标便对大舅哥说道:“大哥,那咱们就开始吧!”
“嗯!”
陈大哥激动的应了一声,跟着妹夫走向厨房。
等他们到了厨房,陈小莲、陈小兰、陈大嫂等人也都好奇的跟了进来,就连忙出一身汗的三舅,知道官德标要教陈大哥做包子也好奇的站在旁边观看。
做包子需要用到的面粉、酵母、白糖等材料,早上采购饭店食材的时候官德标就顺便一起采购回来了。
接下来,官德标便从头开始,先取出适量的面粉,酵母用温水化开,把这酵母水加入到面粉中,搅拌成絮状,再加入食用油揉成光滑面团。
官德标一步步的讲解,把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后,才说道:“下一步,要把这面团静置一个半小时,让它慢慢的发酵……”
陈大哥在旁边听得非常认真,甚至怕自己不记得,还让老婆拿来了纸笔,把妹夫所说的步骤一一记录下来。
至于陈小莲等人,纯粹就是过来凑个热闹罢了。
在等面团发酵的时候,官德标笑道:“大哥,等回去之后,你让爸给你编一只全新的竹筐,这是用来装包子的,还有弄一块干净的能够盖住竹筐的纱布,另外还有暖水瓶也要准备至少两个。
把这些搞好之后,就可以随时把蒸好的包子拖出去卖了。”
陈大哥听到这里,心中对即将开始的卖包子生意也有了一些自信。
等面团发酵好之后,官德标又一步步的教大舅哥怎么包这糖包子,期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都一一讲清楚,包好的包子入蒸锅蒸多长时间,烧多大的火,事无巨细,全部都讲述清楚。
而陈大哥一边看一边记录,等包子上了蒸锅之后,他写了满满两页纸。
等中火蒸了15分钟,又灭火焖了三四分钟,官德标才打开了锅盖。
顿时,一股热腾腾的蒸汽冲天而起,伴随着一股面香味四散开来。
只见蒸锅中,一只只如拳头大的包子静静的躺在那里,官德标笑呵呵的说道:“糖包子出炉了,谁想吃的就自己拿哈。”
陈小莲率先开口道:“我尝尝看。”
说着,她就伸手从锅中拿起了一只非常烫手的糖包子,如果是后世那些细皮嫩肉的姑娘家敢这样拿刚出锅的包子,手指非得被烫出水泡不可,但陈小莲常年干活,手皮比一般人都厚,根本就不怕烫,只需要左右换几次手,就能适应包子的温度。
然后,她就掰开一块,送到嘴里咀嚼了起来。
一边吃,陈小莲一边夸赞道:“这包子皮的味道不错啊,吃起来挺松软的。”
陈小兰、陈大嫂、邓表妹、官德芳等人见状也不再客气,也纷纷伸手到锅里拿了一只糖包子。
“阿妈,我也要吃包子。”
“阿妈,我也要吃。”
说话的是官永梅和官永康,此时两个小家伙也是伸长脖子往锅里瞧,看到那雪白的包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后世,包子自然不是什么稀罕物,随时都能买来吃。
但如今是九十年代初,整个双旺还没有人做包子卖,因此包子对于孩子们来说算是难得吃到的美食。
陈小莲笑道:“知道了,现在包子还烫,你们两个等一下哈。”
说话间,其他人也都吃上包子了,这搁在后世平平无奇的糖包子,却让众人吃得津津有味的。
官德标中午已经吃饱饭了,对这糖包子自然没有兴趣,他提醒道:“这糖包子吃起来比较腻,要配上茶水一起吃才好吃。”
陈大嫂喜气洋洋的说道:“我去泡茶。”
于是,众人就拿着包子移步大堂,一边吃糖包子一边喝茶,那味道果然是更上一层楼。
一只硕大的糖包子下肚,再配上一大杯茶水,所有人都吃饱了。
吃饱喝足,陈小兰好奇的问道:“姐夫,你觉得这样的糖包子,能卖多少钱一个啊?”
官德标道:“我建议卖三毛五一个,一块钱三个。”
他依稀记得,前世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糖包子是五毛钱一个,现在才刚刚进入九十年代,卖三毛五一个比较合适,太贵的话恐怕农村人不舍得掏钱买,卖便宜了又没有太多赚头,三毛五一个算是比较合适的价格。
陈小兰点头道:“这个价格可以,很多人都买得起。”
陈大哥心中火热,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说道:“阿标,包子的制作方法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我这就去买一些面粉、酵母、白糖回去做准备,如果顺利的话,后天圩日我就搞一些糖包子到双旺圩卖。”
官德标点头笑道:“行,那大哥你就先回去吧,顺便给爸妈带几个包子回去,做包子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到饭店找我。”
陈大哥道了声谢,然后跟自己老婆还有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就风风火火的骑着单车离开了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