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感觉

北市

冯家。

“你是专业的,这小子之前唱的怎么样?”冯裤子问道。

许帆一翘大拇指:“真好!他学的是于魁智、李胜素,味儿正!

我是唱不过他,可惜,没听到叫小番。”

“有点意思啊,形象好,唱戏好,唱歌好,演技还好……”

“想找他拍戏?”

“不找,没他的角色了,有这模样的傻根儿么,谁信啊。

不过……汪霏的影响力可比刘奶茶大多了。

我得问问葛幽,看能不能请她演。”

“她片酬很高吧。”

“先问问。”

……

张家。

张意牟接通了电话:“卫平啊……嗯,我正看着呢。”

“小伙子不错,一般人可不敢上,关键还敢作敢当。

不过说话有些冲动了,道理是道理,可讲理要是有用还要军队干什么,以后他少不了麻烦。”

“宣传?这跟《十面埋伏》有什么关系?”

“寻宝行动当然是好事,我也愿意尽一份力,成了公众人物,享受了名利,那社会责任感也必须要担起来。

可问题是……飞刀跟飞菜刀能一样么?咱们需要蹭一个孩子的热度么?”

“宣传的事我肯定都相信你,但这个方法……我真的有点别扭。

那么多明星,再加上我,热度足够。

而且这件事本来就很巧合,谁能想到我拍飞刀,现实中就出现个飞菜刀的,真不用那么直白,巧合本身就足够了。”

“放心,我会尽快剪出预告片的,有飞刀有飞刀。”

放下电话,张意牟摇头失笑。

“他又怎么了?挺好笑?”谌庭问道。

“是挺……卫平是真能联想,这事闹的。

不过也别说,还真是巧了,如果观众也把飞刀和飞菜刀联想到一块,我还真算沾了小孩儿的光。”

“呵呵,那票房大卖要不要给他包个红包。”

“那就刻意了,这小孩儿我挺喜欢,等他的电影上映了,去捧个场吧。”

……

港城。

《新警察故事》剧组。

收工,大哥请客。

正吃吃喝喝呢,房龙接到一个电话。

“哦……是吗……就最近最热的那事是吧……几台?”

挂断电话,房龙看向小谢:“阿风啊,有个访谈节目,跟汪霏有关的,你介意么?”

(粤语完全不懂,就写普通话对白了。)

小谢忙道:“不介意不介意,谢谢大哥您这么考虑我,不过没关系,我们分手很长时间了。

而且这些天小报也报了,我也想知道细节,分手了也不是仇人。”

“那好,阿东啊,把电视打开,央视。”

电视打开,正好节目刚开始,上来就是《四郎探母》的唱段。

“嗯!唱的不错啊,我跟你们说啊,这段当年我也学过的……可惜港城喜欢京剧的人少。”

“大哥唱肯定座无虚席。”马上有人奉承道。

“诶。”房龙笑呵呵的摆手:“都几十年没唱了,不行了。

而且旦角儿我虽然能唱,可一个人来俩,我还真没玩过。(大哥公开表演过旦角儿。)

这小孩能唱成这样……呵呵,肯定没少挨揍,我们那时候学不好都是要挨揍的。”

说着说着,渐渐安静下来,被录像中紧张的氛围感染了。

直到,秦大野亮了一手德式背摔。

“练过,这是练过的。”房龙手指连点:“这叫……德式背摔,是叫这名吧。”

“是。”陆辉光点头应道。

“画面感,打击感,都很强啊,能放到电影里么?

不过是不是太狠了,一下就废了,作为结束动作还可以。

阿节啊,回头咱俩试试。”

安质节应道:“好的大哥。”

之后秦大野的表现,亦在不断刷新着在场艺人的认知。

一波接着一波。

“割舌头!?”

“疯了!”

“演的犀利!”

“汪霏也不错啊,够勇……咳咳,喝酒。”

“寻宝行动……好,这得算我一份。”

“哗!声音跟汪霏一模一样!”

“抱上了!”

“咳咳……喝酒~”

“靠!搞什么!?吃饭呢!”

“打码了打码了。”

“打码也……我靠!”

“他真敢杀人么?假的吧……”

尘埃落定,也没人吃的下饭菜了。

八卦浓郁,五味杂陈,还有点反胃。

房龙一看这氛围也不对了,干脆各回各家,散了吧。

上了车之后,房龙想了想,拨打手机:

“阿理啊,上次你说的那个项目,是要去内地合拍对吧。

有没有年轻角色?有打戏的。”

“哦,我就是临时起意,剧本里没有也不用硬加,没事,反正还早着呢。”

放下电话,房龙沉默片刻,噗嗤乐了:“那脸色难看的哦……不过怪谁呢,是你小子找的章博芝,我又不知道汪霏会说什么。”

……

秦大野、汪霏、江闻,也在看着电视。

只不过这仨只是想知道剪了多少,也没细看,主要是喝酒聊天。

“大野啊,还有本子么?咱们这戏拍的也太快了,我这还没过瘾呢,就快完事了。”

江闻这话一出,给秦大野搞愣了。

没别的,他也正琢磨这事呢,只是没等他想好怎么开口,江闻先提了。

而拍摄进度的确是太快了,不过原因却也合理。

一是演员出色,升级了还是过的顺。

二得感谢江闻,他拉过来的班底是业界顶尖的,各方面都省心,有效率。

三是这戏场景不复杂,别说不是古代了,连年代剧都不算,就是当下。

这就进一步造成道具、布景的简单化,拿过来就能用。

四是因为之前的见义勇为,在当地拍戏方方面面都给提供了便利。

五是秦大野对《无名之辈》有数,虽然第一部戏还是为了练手,没有完全照搬,可终归知根知底,拍起来也顺。

最后还是要感谢江闻,他虽然没有插手,但建议也是有提的,相当于一边拍一边给秦大野上课,这又帮秦大野解决了一些陌生的难题。

综上,戏的进度已经可以预见,最多一个礼拜,完事。

等于总共拍了还不到两周的时间。

不止如此,两千万投资都还剩下不少。

当然,主要是因为俩大腕儿主角和秦大野都没拿片酬。

对,三人全是拿分成,而且就没按照行业规矩来,均分。

秦大野是有推辞的,即便是自己人,这照顾也纯属拐弯抹角的让他挣大钱,但是江、汪混合双打,态度坚决,硬没说过俩人。

而葛幽虽然片酬高,可客串拿的是友情价,孙鸿磊等正当红的也仅限电视领域,电影的身价并不高。

其他学生,全是新人标准。

结果现在一千万出头就差不多够了,前世《无名之辈》没这么多大腕儿还花了三千多万呢。

这感觉,于秦大野而言,就好像把迪历热八、鼓励哪扎、勇闯天涯、真皮沙发、过年回家……等素材掺和在了一起~

啥也不说了,以后只用最靠谱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