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谈话
- 诸天:从庆余年明家庶子开始
- 残林之木
- 2036字
- 2025-04-23 22:16:40
今天明家老太君的心情似乎不错,就连平日里常用的温补鸽子汤都多喝了一些。
等明晟穿过明园清美的行廊湖亭,往老太君的院落赶去,老太太面上的笑容似乎都更显得浓郁且真诚了不少。
刚一进门,他便十分乖巧的唤了一声祖母。
明老太君招了招手,示意明晟去她身旁坐下。
明晟自也是顺从的过去坐在了老太君的身旁。
他脸上的神情看着很是好奇和紧张,迟疑了片刻,试探的出声问道:“祖母,孙儿听说您给我寻了一桩婚事?”
“你倒是消息灵通。”明老太君笑呵呵的看着他,“暂且还没个定数,这不就是寻你来问问是怎么想的?”
明晟想了想,道:“孙儿的婚事自然由祖母做主,只是孙儿有些好奇,不知会是这江南哪一家的姑娘?”
“谁说就是江南的姑娘?”明老太君呵呵一笑,道:“你日后是要走仕途的,这婚配的姑娘自然是要寻京都的姑娘。”
京都的姑娘?
明晟一怔,这倒是他之前不曾想到的。
不过细细一想。
按照明老太君给他的规划,若能寻个京都的官宦世家联姻,自然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之前或许也有这个想法。
但明家若无人步入官场,这联姻一事,自然是无从说起。
也就是他如今府试,院试,乡试皆得中案首。
春闱高中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才正式将这个念头提上了日程。
他这次倒是当真有些好奇了。
“那不知祖母为孙儿寻的哪一家?”
明老太君摇头道:“现下还没定,不过我已经去信了京都的贵人,不出意外,很快就会有回信了。”
闻言,明晟沉吟不语。
明老太君幽幽的看着他,看似慈祥和蔼的模样,却莫名的令人心中生寒。
“怎么,你可是有什么意见?”
明晟当即摇头,道:“自然没有,这婚姻大事,本就该长辈做主,祖母愿意为了孙儿的婚事操劳,定是为了孙儿的前程着想,孙儿自然不会不识好歹。”
明老太君眼中那幽幽的冷芒霎时间散去,面上的笑容随着皱纹的舒展似乎也越发的顺畅了。
“果真是祖母的好孙子,就是识大体。”
说着,她或许是察觉到了自己方才情绪的变化,补偿一般的说道:“眼看着你也要订婚了,是个大人了,若有什么想要的,跟祖母说,但凡祖母能做到的,定都满足你。”
明晟略作沉吟片刻,道:“祖母对孙儿已是极好,有些事本不该提,但孙儿的确有些事情想要祖母帮忙。”
明老太君不置可否,淡淡道:“哦?说来听听?”
明晟斟酌着语气,缓缓道:“是这样,孙儿想接手明家部分漕运的生意。”
明老太君神态平静,眼神却多了三分厉色。
“原因呢?”
明晟缓缓道:“祖母应该也知道,孙儿折腾了些产业,需要一些北齐和东夷城的特产,运输的话走水路会方便许多,还想着开些分店,借着水运连通各地的货物流通,若能搭上明家的漕运路子,自然大有裨益。”
明老太君眼中的厉色淡了几许,却没有半分表示,只是语气淡淡的问道:“还有吗?”
明晟面上泛着几分羞愧之色,道:“果然瞒不过祖母,的确还有一件事。”
他顿了顿,暗自瞧了瞧了明老太君的脸色,道:“是这样,前些日子因为给父亲治病的事情,孙儿与那长春堂的鬼面圣手叶凡有过照面,勉强有了些交情。”
“前一日,他寻我谈了谈,想着与我明家做个生意,借我明家的漕运帮他运输药材和胭脂水粉,孙儿想接下这个生意。”
闻言,明老太君眼中的厉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去。
反而多了几分慎重。
“这鬼面圣手之名,老身也是早有耳闻,若能与此人结个善缘,倒也不错。”
以她如今的年纪,自然最希望能够多结识一些这等声名远扬,手段高超的神医。
说着,她唤来了贴身的丫鬟吩咐了几句。
不多时,便送来了一枚造型特殊刻着明字的令牌,令牌的一角还写着一个小三。
明老太君将这令牌交给了明晟,嘱咐道:“我明家在内陆一共有五支船队,拿着这枚令牌去码头找一个叫陆千帆的人,便可接管其中序列第三的船队。”
明晟接过这令牌,一时间都有些怀疑,这来的似乎有些太过简单了。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明老太君,却正对上这老太太满是打量和审视的目光。
他浑身一个激灵,露出一抹欣喜的笑容。
“多谢祖母,孙儿定好生努力做事。”
明老太君也笑了起来,但看着倒没有几分温度。
“好了,去忙吧,等婚事有了结果,老身再派人去唤你。”
明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开。
明老太君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眸子里尽是冷漠,呵的一声,道:“果然是个贱妾生的野种,心思是越来越野了。”
一旁,老太君的贴身大丫鬟轻声道:“可要奴婢派人去敲打他一番?”
明老太君摇了摇头,道:“无妨,他心思再野,只要拿住柳若雪那个贱妾,不怕他不就范,更何况,等他入了官场,才会知道我明家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
说着,她似笑非笑,道:“而且,喜欢钱,喜欢权势,倒也不是件坏事。”
“日后,说不定当真可以与我明家一南一北,守望相助。”
……
京都。
长乐宫。
这里住着庆国最为尊贵的一个女人,当朝的长公主殿下,李云睿。
但此刻的她,心情显然并不怎么好。
这自然是因为她女儿婚事的缘故。
虽然还并未明确的许下圣旨,要将她女儿下嫁给那范家的私生子。
但以她对庆帝的了解,既然已经透了风声,便几乎不可能扭转。
而对她来说,这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桩婚事,更是关乎着内库大权的交接。
也只有通过这一桩婚事,才能够平稳且名正言顺的从她手中接过内库财权。
而她,是万万不可能将这内库财权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