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怕劳累怕心累。和李平分手后,本想抓紧时间好好复习一下功课来迎接明年高考,可是从思想上和实际上来讲却根本做不到。因为,我们两个人感情一直很好,从来也没有闹过矛盾,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没想到就因为这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然搞成这种地步。你说让人烦不烦?这每天满脑子都是这些烦心事,哪里还能够静下心来进行高考复习。别人拼命复习还怕考不上,我连高考复习都没有复习,考试结果你就可想而知。最终,高考考试成绩与本科录取分数线相差2分而落榜。
家庭上的困扰,感情上的失意,高考中的失落,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我感到一阵阵心灰意冷,甚至感到前途黯淡,有很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去干任何事情。有时我还抱怨老天爷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为什么会采取如此残酷的方式来折磨我,让我每天都是在懵懵懂懂、恍恍惚惚中度过。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在这段时间里,即便是和刘锁、戈建平、李玉柱他们在一块儿喝顿酒,也是每喝必醉。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来到了10月份。一些国营企业恢复生产后开始大量招工,许多大中城市和地区,包括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内部还新成立了许多集体制企业,一时间在农村下乡知识青年中出现了返城招工热潮。
作为下乡知识青年的家长,那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们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寻找各种门路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早日获得返城机会参加工作。没过多长时间,戈建平、李玉柱、江月明、杜全贵等许多知识青年都陆续返回城里参加了工作。李平的父母也因为落实政策带着李平和她的弟弟妹妹们一块儿返回了城里,李平随后被安排到市政建设公司工作。在这种大的环境下,面对眼前出现的这种种现象,我的心也受其感染随之动了起来。
郊区党委为了防止这种返城招工热潮在知识青年中快速蔓延,从而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贯彻落实,于是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由知青代表、知青党员和下乡带队干部等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郊区领导要求我们参加会议的知识青年每人都进行表态,表明自己扎根农村不动摇。可是,不管领导怎么动员,整个座谈会都是死气沉沉,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表态。因为,我们大家在开会前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孩子都已经先后被推荐上了大学或是返城参加了工作。没有办法,郊区领导只能通过点名方式让已经在农村结婚生子的几个知识青年作了典型发言。然后,通过郊区广播站进行了广播宣传,以此来稳定人心。
任何事情一旦形成趋势,就很难加以改变,座谈会后,返城招工热潮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演越烈,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大队一百二十多个知识青年居然有三十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城里,参加了工作。
11月中旬,我父亲单位决定从内部职工子弟中通过招工考试,录取三十六名员工。通过笔试和面试,我从130多名职工子弟中脱颖而出,以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第一名的身份被单位录用,并且直接进入单位政治处工作,成为唯一一名刚刚参加工作就直接进入单位机关工作的年轻人。
人生短暂,岁月悠悠,四年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生活经历锤炼了我的意志和品德,让我迅速成长起来,这段时光让我终身难忘。
至此,我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迎接我的,将是我人生道路中的又一段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