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龙收部将 道长释嫌疑

小龙又在山寨里溜达了片刻,摸清了整个山寨的构造,心里开始琢磨着如何将老木匠救出去。一个不太成熟的计划渐渐在脑子里形成。回去须再找道长商议商议,毕竟道长见多识广,谋略也不错,有他再细化细化,没准儿就能成功救出老木匠了。

小龙沿着山路缓慢飞行,熟悉熟悉这周边的环境,方能保证后面的计划万无一失。

不一会儿,小龙惊喜地发现,山里的飞禽走兽还不少,顿时玩心大起,想再试试“臣服”的法术到底有多大。

于是,便在一处较为平坦舒缓的林地中停留下来,变回原身,心念即起,一时之间,方圆数百米之内的野兽虫蛇战战兢兢,匍匐于地不敢动弹。

小龙感应着周遭诸多生灵的胆怯,随便驱使来一只就近的狐狸和猴子,便收起了法术。山林失去了威压,群兽心有余悸,有的逃离有的惶恐。

被召唤的狐狸和猴子老实巴交地匍匐在小龙身前,浑身颤抖着,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小龙好奇地摸了摸这俩,毛茸茸的手感,真不错!战战兢兢的俩货,更不敢动弹了,紧闭着双眼,心脏加剧地跳动着。

“别怕别怕,我不会吃你们的!”小龙温馨提示道,便询问起他们是否知道土匪们的情况。

两只小兽紧张地你一言我一句,讲述起土匪们的恶行,像是给自己的大王告状一般。

小龙不禁乐了,想不到这俩货还挺聪明,心里忍不住起了爱护之意,伸出爪子又摸了摸,便让他俩离开。

但这俩货却待在原地不动弹,摇尾乞怜地看着小龙,眼光真诚,流露出了莫大的崇拜之心和跟随之意。

话说这天大的机缘谁能放过啊,小龙心有所感,忍不住问道,你俩有些什么本事啊?

狐狸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上蹿下跳着,以此证明自己精力充沛,而后含糊不清地夸耀着自己对山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能为小龙当个最好的向导。

猴子不高兴了,也张牙舞爪地抢着说道,我的本事也大得很,上树下地,攀岩进洞,山里就没有我去不了的地方。

小龙乐坏了,没想到这山里的小兽们,居然也有些许的灵智。自己甫一现身,就被他们抓到了机会,这算不算一种机缘呢?

小龙顿时王者之气喷薄而出,是该收些部下给自己跑跑腿,传传信之类的了,要不然凡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哪还有龙之王者的霸气啊。

好吧好吧,既然前有猫咪大将,虽然不幸早逝了,如今轮到你俩,希望你俩能不负我望,成为我小龙得力的干将。

狐狸和猴子见小龙答应了下来,喜不自胜,蹦跳着,欢呼着,咱以后就是有主的“人”了。

眼见着天色转暗,小龙要回去了,对俩货叮嘱一二,要随时听候调遣,不可怠慢,否则,唯死尔!俩货点头,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折腾了一天,肚中无物了,小龙迫不及待地回到石洞,却没有见到小木匠,心里顿觉失落,怎么还不回来啊?肚子好饿!不行,我得先去吃点东西。

小龙飞到江边,召唤来鱼虾蟹贝,一股脑吞食下去,饥饿感缓解了一些。回头看向码头,那里依然灯火林立,不知道道长这两天在忙啥,都没见着人影,要不现在去看看。小龙随即向码头飞去。

安玄道长正和伍团长坐在运兵船的宴客厅里谈笑风生,颇有相见恨晚的意味。

中午的时候,道长本想去石洞看看小龙,却在码头遇到了正欲前往石船镇的小木匠,听闻小龙已到山里去尝试法术,心中不觉惊喜,我主真龙,当不愧是扭转乾坤之雄主,假以时日,羽翼丰满,定能创下不世伟业,到时候我这从龙之功,哈哈哈,不提也罢,留待后世评说吧!

安玄道长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意气风发间,羽扇纶巾,大浪淘沙,百舸争流……

古今多少事,弹指一挥间。

惟有长江水,不负我辈言。

仗剑指江城,直下三千里。

幡旗迎风举,龙吟啸天地。

站在码头的江水边,清冽的江风并没有让道长平静下来,心潮汹涌,压抑的情绪如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一发不可收拾。

很少有人去了解一个怀才不遇,遇人不淑,途路多艰,时运不济的人得遇良主,亟展雄心的那份蠢蠢欲动的渴望和急切。但偏偏这个时候,又不能过于急迫,还得随时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激动,小心加着耐心,专心加着细心,太难了,难于蜀道,难于上青天。

这时,一个勤务兵找到道长,说伍团长有邀,请到运兵船上一叙。

道长随着勤务兵来到船上,被引领至宴客厅等候。

喝着茶,道长无意间看到旁边的茶台上放着几份报纸,便随手拿起阅览。

一则关于江防军的报道吸引了道长的注意。报道说,江防军近期雷厉风行,完成了新旧权力的交接,消除了内忧。目前军心稳定,并将锐意进取,消除外患,令行于川军大旗之下,统一于省府管辖之中,保我巴蜀稳定繁荣。

道长细看后,微微一笑,伍团长用心良苦啊。

不久,伍团长大步流星地走进宴客厅,在主位上坐下,连声致歉。

道长站起身来,一边行礼,一边含笑说道,不敢不敢,有幸得团长召见,已是荣幸了。待团长坐下后,方才缓缓坐在位子上,静候团长的垂训。

一阵寒暄,小小的相互吹捧一番后,伍团长便直奔主题。脸色微沉下来,带着些许的严厉质问道长,为何与李团长一部勾结谋夺望龙滩。

道长心下了然,但今日的他已非昨日,与李团长的诸多纠葛,已在这场炮火中消失殆尽,什么情分,什么利益,已是昨日黄花。

道长站起身来,略一行礼,坦然说道,伍团长所指,大多为谣言中伤,恶意诋毁。虽然望龙观的筹建李团长出资颇多,但这不足以构成勾结之实。李团长或许有所图谋,但老道士在此建观,仅为私心,并无公害,实乃望龙滩近年将风雨大顺,时运上佳,老道岂能错失良机。

为何先选李团长,道长故弄玄虚自问自答,实乃选址之地原为江神庙所在,需经历一灾火光,方能消除积垢,焕发新生。日后定能造福地方,流芳千古。道长言语间自信满满又云淡风轻,让人顿觉理所当然。

伍团长端起茶碗轻泯一口,缓缓放下,又接着问道,那么吴营长赵师爷之流前来望龙滩与道长又是什么瓜葛呢?

道长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鄙视不屑之意溢于言表。伍团长面露疑惑,不解地看着安玄道长。

道长在座位上略一欠身,收敛笑容,正色道,老道也曾与李团长说过望龙滩风水之事,当时李团长雄心勃勃,欲借望龙滩之地行飞黄腾达之举,就在那时许诺老道赠资建观。但老道观李团长面相,实属难以托付之人,口蜜腹剑,祸心深藏,便假意答应下来,实则也想借李团长之贪妄,来消灾减祸。

可笑赵师爷之流,自不量力,既无谋划也无决断,行贪墨之举,断前途之路。可悲吴营长之辈,拥虎狼之兵,却无一战之胆,大敌于前,溃逃于后。可怜李团长,虽有千金良策,却无识人之能,不过蝇营狗苟,不足道哉!

道长说完,再次叹息,继续说道,遭此炮火大劫之后,望龙滩沉垢污秽尽除,顺势而兴,顺时而起,指日可待。李团长或有不信,我请问团长大人,您可知望龙滩兴起于唐宋之时,繁荣于大明之间,为何?皆因顺应天象,积福而报。又为何大清两百余年频遭灾祸,水不靖,江不宁?实乃违逆天机,民望不存。现如今,此地大气运降临,时来运转,上有国府省府秉励精图治之心,下有乡绅万民共襄地方繁荣之举,试问这样的气运加持之下,望龙滩这弹丸之地,焉有不兴之理?

伍团长一时错愕,好有道理的样子!但转念一想,仅凭这老道悬河之辞,不足为信呀。回想着老道士在此地的种种言行,情知安玄道长确为不俗之人,今天试探,也是想消除隐患,假若实锤为李团长的奸细,肯定会立马除掉,绝不手软。如若难以判定,暂且观望一番,再做定夺。

眼见安玄道长言之凿凿,情深意切,伍团长放下成见,脸色也和缓不少,语气中便多了一些敬重。随即向道长请教传闻的江龙飞升和法会上的诸多异象是怎么一回事。

安玄道长会心一笑,说那不过是借助天象,假以流言,推波助澜营造时势之举,让团长见笑了。

伍团长大笑,夸赞安玄道长凭借新奇,手段了得,这番操作却是声名远播了,当得起高道之名。

道长赶紧谦虚致谢,此时却已后背汗浸。心知总算是将伍团长应付过去了,料定打消了不少的怀疑,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招致伍团长的猜忌和刁难了。

伍团长谈兴渐浓,一会儿请教诸多风水之说,一会儿又畅谈起川内局势以及天下大势,眼看黄昏时分了,居然又命人摆上酒席,和安玄道长把酒言欢,不在话下。

小龙飞临船上,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一大桌美味佳肴,冒着诱人的香气,散发出油亮的色泽。更可气的是,桌边的两人居然只是拿着筷子点到即止,视美味为无物,简直暴殄天物啊!小龙恨不得将这两人扔到江里,自己坐到桌上大快朵颐。

算了算了,看不下去了,小龙闭着眼黯然离开,回到了黑黢黢冷清清的石洞,躺在石床上,静静等待。

讨厌的小木匠,怎么还不回来啊?跑到哪里去了啊,不管小龙的伙食了吗?小龙想着想着,气就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