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传统戏剧的邂逅

槐花镇的晨光透过层层叠叠的青瓦,洒在戏台的雕梁画栋上。林风咬着麦芽糖,蹲在石碑坊顶上,看着十六个赤膊汉子抬着描金戏箱走过长街。箱角的铜铃叮当作响,在青石板上洒落细碎金箔,那闪烁的光泽,分明是上等徽墨才有的紫玉光。

“柳家班今日唱《墨池缘》!”卖炊饼的吴大叔敲着铁鏊子吆喝。林风眯起眼睛,只见戏台立柱上缠绕的绸缎竟会随着日光流转变色,辰时还是松烟灰般的暗沉,此刻已转为桐油烟特有的青黑。这奇妙的景象,让林风想起徽墨制作中“五墨六彩”的变化——松烟墨的古朴、油烟墨的华丽,在阳光的折射下,仿佛活了过来。

三通鼓响,老班主甩着白髯登场。他手中丈二长的烟杆突然喷出松香味的烟雾,在空中凝成“歙州”两个篆字。这松烟,正是徽墨的灵魂所在。林风怀中的墨囊突然发烫,昨日在药铺顺的朱砂从指缝漏出,在瓦片上洇出诡异的笑脸。这笑脸,仿佛在暗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变局。

“好戏开场!”随着班主烟杆敲地,十二盏走马灯从天而降。每盏灯面都绘着制墨工序,旋转时竟在幕布投下活灵活现的皮影戏。林风看得入神,笔尖不自主地在屋檐勾画,青瓦上渐渐显露出采松人的轮廓。采松,是徽墨制作的第一步,需要匠人深入深山,选取百年古松,这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对眼力和经验的挑战。

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破空而来,白衣琴师怀抱焦尾琴跃上西侧酒楼。琴弦颤动处,走马灯转速陡增,画面从炼烟工序跳转至晾墨场景。林风惊觉怀中墨锭正在消融,墨汁顺着衣襟流到瓦片上,将刚画的采松人染成漆黑。这神奇的变化,让林风联想到徽墨“入纸不晕”的特性,墨汁在纸上的晕染效果,正是制墨匠人千百次试验的成果。

“快看!墨人动了!”底下孩童的尖叫惊醒了林风。他慌忙按住所画人物,却见那墨人突然翻身坐起,朝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戏台上此刻正演到墨仙赠宝,花旦抛出的锦囊里飞出十二只金箔剪的喜鹊。金箔剪,是徽墨描金工艺的重要工具,匠人用它在墨锭上剪出精美的图案,每一刀都需要精准的力道和深厚的功力。

变故陡生。当第三只喜鹊掠过林风眼前时,他清楚看到鸟喙处闪着淬毒的光。琴师突然变调,弹起《十面埋伏》的肃杀之音。喜鹊群发出金属摩擦的锐响,调头扑向台下嗑瓜子的陈掌柜。这突变的剧情,让林风想起徽剧里的“武戏”,刀光剑影间暗藏玄机。

“小心!”林风甩出腰间墨囊。墨汁在空中炸开成网,罩住毒鹊的刹那,戏台上传来裂帛之声——青衣的水袖缠住老班主脖颈,袖口暗藏的银针距离喉头仅剩半寸。这惊险的一幕,仿佛徽剧里的“甩发功”与“把子功”的结合,水袖翻飞间暗藏杀机。

人群哗然四散。林风跃下屋檐时,嗅到空气中混着艾草味的异香。他冲戏台后方狂奔,却撞进个温软怀抱。柳家班的红衣少女揪住他前襟:“小郎君想救场?”她耳垂朱砂痣闪过微光,“拿你的眼睛来换。”这朱砂痣,让林风联想到传统医药中的朱砂安神功效,却不知在此处竟成了某种暗号。

林风袖中画笔突然自发游走,在地上画出囚笼阵。少女嗤笑抬腿,绣鞋尖上的银铃震碎朱砂阵,但碎片落地时竟化作活字印刷般的诗句:“墨池西,寅时三刻。”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此处却成了传递秘密的媒介,可见非遗技艺的多元应用。

戏台方向传来巨响。林风回头看见墨人正在暴涨,采松人的形象扭曲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它手中柴斧劈裂台柱,藏在柱中的金箔如利箭四射。陈掌柜突然高举药酒葫芦泼洒,酒液触到金箔竟燃起靛蓝火焰。这火焰,与徽墨中的金箔有着密切关联,金箔不仅能使墨锭美观,还能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

“接着!”危机关头,琴师抛来半块残墨。林风接住时,墨块表面浮现《破阵乐》曲谱。他福至心灵地以笔击柱,按曲谱节奏敲出鼓点。神奇的事发生了——墨人随鼓点缩小,最终化作正常墨渍渗入地缝。这鼓点,暗合徽剧的“锣鼓经”,节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剧情的发展。

尘埃落定后,戏台只剩歪斜的匾额。林风在废墟中翻找,发现青衣掉落的腰牌背面,刻着与墨仙祠相同的歙纹。更诡异的是,那些燃烧的金箔灰烬中,凝出半幅《墨池堪舆图》。这腰牌,是徽剧演员身份的象征,却在此处成了解谜的关键道具。

“演得不错。”红衣少女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她倒挂在槐树枝头,指尖缠着傀儡丝:“明日寅时,拿真墨谱来换你爹的刻刀。”她甩出个物件,林风接住发现是父亲雕豆腐用的桃木刀,刃口沾着新鲜墨汁。这把刻刀,是传统木雕技艺的见证,却在此处成了亲情与阴谋的纽带。

是夜,林风蹲在墨仙祠描摹残图。月光透过破窗棂,将碑文投影成舞剑的人形。昨日见过的小松鼠突然窜上供桌,扔给他一颗裹着松香的榛子:“傻小子,傀儡丝要蘸雄黄酒才能显形。”这榛子,让林风想起传统医药中的药酒配方,雄黄酒不仅能驱邪避疫,还能破解傀儡丝的操控。

在这一章中,徽剧的刀马旦身段与傀儡戏的操控技艺相互交织,雄黄酒的药用价值与徽墨的制作工艺相辅相成。通过戏班危机,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埋设了墨邪势力的黑暗伏笔。传统戏剧中的唱念做打,与制墨工序的十二道流程相互呼应,使整个章节充满了文化底蕴和悬疑色彩。

【互动话题】

“如果给你一块会说话的徽墨,你会让它用哪种非遗技艺展现神奇?是让糖画凝固时光,还是让傩舞驱邪避灾?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脑洞吧!“

【创作挑战】

“请用【传统医药+徽墨】的组合,续写一段关于墨池星图的解密剧情。要求融入'君臣佐使'配伍理念,字数不限,风格不限。“

【知识彩蛋】

【非遗冷知识】徽墨制作中的“十万杵“工序:古代制墨匠人需将墨料反复捶打十万次以上,才能使烟胶融合均匀。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体力,更需掌握“轻-重-轻“的节奏,与古琴演奏的“吟猱绰注“技法异曲同工。

【悬念钩子】

“墨池星图的东北角,为何与父亲的豆腐雕花如此相似?柳家班少女的朱砂痣,真的只是装饰吗?关注下章《传统技艺的奥秘》,解锁雷氏墨模的阴阳扣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