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启程峨眉
- 倚天:大明皇帝宋青书
- 须弥一粒沙
- 2330字
- 2025-04-07 13:59:18
武当众人,刮地三尺,除了壁画和一篇简单记载李玄自传的文字,就只有一篇简短的功法。
这功法和修仙无关,而是内功心法,按李玄的记载,这是他在踏入修仙大道之前,创立的内功心法,用于强化身体。
功法正是神照经。
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他们在此还是发现了一颗五色琉璃珠。
用熊天瑞的话来说,这颗竹子是打开不老长春谷阵眼的其中一颗,集齐五颗之后方能去滇南寻找不老长春谷。
这颗珠子,宋青书自然当仁不让地收了起来。
熊天瑞尽管垂涎,武当诸侠冷眼扫来,他喉头滚动几下,终是强压下眼中贪念,干笑两声退到一旁。
待众人返回船舱时,日头正悬在桅杆顶上,江面碎金乱跳,晃得人睁不开眼。
张松溪将神照经翻译成了楷体字,甚至于还在上面进行了批注。
有着武学大家的批注,誊抄下来的内功心法比原文更能让人深入浅出去理解。
宋青书的志向在于光复华夏,顺带着求求长生。
神照经是大家一同寻来的武功功法,虽然名贵珍稀,他却并不是很上心。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宋青书将两份誊抄好的神照经分别递给梅念笙和熊天瑞。
“梅兄,熊先生,见者有份。“他声音清朗,嘴角噙着淡淡笑意,“但愿这经书对二位有所助益。“
梅念笙接过经书时,双手手竟有些颤抖。他深深看了宋青书一眼,忽然抱拳行礼。
熊天瑞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只顾着将经书紧紧贴在胸前,仿佛捧着无价之宝。
看得出来,熊天瑞也抱得有修仙的幻想,倒是梅念笙对仙途一说不屑一顾。
对于熊天瑞,宋青书也想过杀人灭口,然而他考虑到对方还掌握得有其他两处阵眼的秘密,绝不会随意泄露出去,要突破另外两处阵眼,这个人留着定然有大用。
张松溪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欣慰之色。
他怀中揣着另一份誊抄本,那是要带回武当给无忌治伤的希望。
“四叔,路上保重。“宋青书拱手相送,目光诚挚。
武当叔侄四人分道扬镳,张松溪带着神照经译本和不老长春谷的消息回武当。
他们急着让无忌尝试修炼神照经,看看能否驱除寒毒;更要第一时间将不老长春谷之事禀报给张三丰。
而宋青书携着殷梨亭、莫声谷两位年轻叔叔,继续逆流而上,要赶赴峨眉山去了结纪晓芙之事。
船行至夔州地界,宋青书拱手婉拒了梅念笙的盛情相邀,亲自将其送至船头。
江风拂面,二人衣袂翻飞间,宋青书眼中精光闪动,抱拳朗声道。
“梅兄天资卓绝,今得神照经真传,他日必成武林翘楚。武当山门永为君开,愿与兄台共谋千秋大业。“
经历了这么多事的梅念笙侠气仍然凌然,对宋青书产生了很大的改观。
无论是帮他夺了龙舟赛的桂冠、还是慷慨的给他神照经译本、更表露出要气吞万里如虎的胸襟。
在梅念笙内心深处,早已打定这次武功大成之后,就带宋青书去寻连城宝藏。
江风徐徐,江船沿江而下,直往嘉定路方向驶去。
船过瞿塘险峡,离重庆路愈近,江流愈发湍急。
那船底不时擦过暗礁,发出“咯吱“声响。薛鬼脚等人虽使尽浑身解数,却仍力不从心。
自那日见识过武当叔侄的绝世武功,华阳帮众人愈发恭敬。
才过涪州地界,薛鬼脚便自掏银钱,雇了八十个赤脚纤夫。
宋青书立在船头,但见岸边纤夫个个骨瘦如柴,破衣烂衫。
他们弓着身子,青筋暴起,将纤绳深深勒进皮肉里。
那粗重的麻绳在江石上磨得“沙沙“作响,与江涛声混在一处。
他心头一酸,暗道:这般苦楚,与牛马何异?更坚定了推翻暴元、再造乾坤的念头。
五月廿八,船至嘉定。
江雾蒙蒙中,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尊大佛倚山而坐,气势极为雄壮。
江船驶过大佛膝下,顿感船只渺小,衬托出大佛的伟岸。
大佛边上立着无数的支架,由竹子、树干搭建而成,无数民夫正在清理佛身。
元廷信佛、尊佛、崇佛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从百姓手里横征暴敛得到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这方面。
正因如此,宋青书心中早早就萌生了和三武一宗一样的思想。
船过三江口,宋青书叔侄三人上岸随便吃了点东西,选择弃舟乘马,向峨眉山扬长而去。
嘉定路离峨眉山百余里路,川南古道,一马平川,不到半日,叔侄三日就到了峨眉山脚。
抬眼望去,仙气渺渺,宋青书一马当先,马蹄踏碎青石阶,山风裹着松香扑面而来。
他攥紧缰绳仰头望去,云海在断崖处翻涌如沸。
山路崎岖,行得没一会,马匹已无能为力,众人只得下马跋涉。
半山之上,残阳将云霞染作血色时,忽见苍松掩映间露出飞檐斗拱。
宋青书耳尖微动,听得梵钟声声穿林渡水而来,显是峨眉弟子在做晚课。
殷梨亭面色倏地沉了下来,指节捏得发白:“万佛禅院到了,这是峨眉派外院。”
很明显,他是想起了一些不开心的往事。
峨眉派他来过一次,上一次来,是三年前。
那场未竟的孽缘,此刻又浮上心头。
那时他正才二十五岁,正是适婚的年龄。
峨眉派遣人递来婚帖,师父念及与郭襄祖师的渊源便应下了。
他亲自捧着描金聘书登山,纳采问名之礼行得周全,谁料纪晓芙那女子......
她女儿如今六七岁,三年前,都三四岁了。
想到这里,殷梨亭一阵冷笑,大踏步走向禅院。
“武当殷六、莫七,携三代大弟子宋青书拜山。”
殷梨亭说这话是运气丹田,声如洪钟,昂扬的声音压过了禅院里的暮鼓声,在山上回荡着。
武当七侠好大的名头,来的又是被峨眉派辜负了的殷梨亭,这话刚一传出。
迎客弟子连忙奔出,客气地将几人迎进禅院。
外院之地,灭绝老尼很少涉足,此时此刻,她正在金顶金光寺中待着。
今日在外院轮值的是几大弟子之一的静虚。
她和宋青书也算得上熟识,一同出过海,当然,过程谈不上融洽。
静虚方一听见殷梨亭的声音,心中一阵惊惶。
因为师尊灭绝已从其他渠道知晓了纪晓芙之事,这事让师尊大发雷霆,虽未传播出去,他们几个大弟子是只晓得。
静虚深知此事峨眉理亏,生怕殷梨亭是前来问责。
她连忙知会身旁的师妹上金光寺请灭绝师尊,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去迎接武当叔侄。
无尘院。
武当叔侄坐在客位之上,不动声色地喝着茶。
静虚一进门,连忙躬身执了晚辈之礼,再不敢平辈待之。
“晚辈静虚,参见殷六侠、莫七侠、宋少侠。弟子这就安排晚宴,给两位前辈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