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际遇总相逢

  • 枭汉
  • 枕金刀
  • 2114字
  • 2025-04-03 20:00:14

“天大干系?”

刘备疑惑,大手一挥,“且入帐详谈。”

高渊再次坐会还没凉透的座位上,这会儿也就他比较清闲,正好过来旁听一番。

蒋钦与周泰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点头。这是二人一开始就约定好的暗号,拱手道:

“使君新任扬州,于内情不慎了解,钦与幼平愿据实已告,还请使君不咎我二人往日之罪。”

刘备眉头一皱,璇玑三开,“公奕只管直言,往日扬州非我所治,二君之罪,既往不咎。”

“多谢使君!”

蒋钦再次施礼,“实不相瞒,我二人虽为九江豪族,实则并未积攒下什么钱财。往年汝南黄巾骤起,纵掠两淮。族中钱粮不举,又要接济乡民故交。无奈之下,我二人只得化身为贼,与江中湖上,劫掠过往船只,得些钱粮,贴补日常用度。”

想想也是,二人一个下蔡人氏,一个寿春,距离汝南不过咫尺之遥。当年的黄巾之乱,要是说没受到一点影响,那是绝无可能。

不过这俩人也足够坦率,刚见第一面,就亲口承认自己做过劫江贼了。

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二人过往经历。史书嘛,向来是惜墨如金,完全不在乎给后人出多大难题,大致写一写就行了,反正也不会因为字数多少就涨工资。

...跟工资没多大关系,最主要还是因为时代受限,写作成本太高。

且不说笔墨,但是最为廉价的竹子,制成竹简也是一道比较繁琐的工艺。

所有的毛刺都得打的平滑吧,最起码不能扎手,这就得靠着水磨工夫一点点打磨。

更何况想要流传后世,还得拿着小刀一点点篆刻,更是费时费力。

所谓万言值千金,工艺就得占了一小半。

撇过不谈。

刘备听完这番言语,一脸风轻云淡。天下大乱至今,民变匪匪变民这等事早已见怪不怪。大手一挥,示意蒋钦继续。

“我二人于五月末离家,率船隐藏于彭蠡泽湖湾处,只等益州来的蜀锦船。六月初,手下探得有人率大队船只经下游西来。”

“我等本以为是吴郡豪右。”蒋钦看了周泰一眼,“我二人世居九江,素与江东亲近,因此便想着放其离去。”

“后来手下人报,船上并未悬挂旗幡,遣人问话也不应答。心疑之下,我二人登船逼问,才知这只船队,乃是故刺史陈温所属。”

“陈温?所以...你们把陈温劫了?”

高渊精神一振,差点乐开了花。

陈温受袁隗指使,将扬州府库席卷一空,若是被二人所劫,正应了那句“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回...”

蒋钦刚要拱手,却发现根本不知此人是谁,一双手僵在原地。

刘备“噢”了一声,帮忙介绍:

“此为高先生,乃...我之宾友,名渊,字子玄。”

“原来是高先生。”

蒋钦拱手,“回高先生的话,往日陈温在任之时,便于我等生有怨隙,此番其离开扬州,我二人岂能不报往日之仇,自是将其尽数截下。”

略作犹豫,“只不过...陈温此番升迁之后,便为中枢重臣,我等不敢害其性命,只能赠他一条小船,三五仆从,放其离去。”

“好!”

高渊一拍案几,倏然起身,“做得好啊!”

“陈温此人,本就是袁隗门生,受其指使,将扬州府库席卷而空,并未给玄德公留下半点钱粮,柴桑垦殖,近乎寸步难行!”

“二公义举。未曾想三家之仇,今日便一并报之!快哉!”

说着,一脸期待的望向二人,“想必二君带来的船只,载着的便是扬州府库中钱粮吧?”

蒋钦周泰也没有想到,两人误打误撞,竟将坏事变成了好事。

打家劫舍见得惯了,没想到政治斗争也这样没底线。你一言不合把粮食卷走,到时候万一扬州发生个什么水灾虫患,连救济粮都发不出来,到时候得死多少人?

一想到这里,俩人突然觉得有些后悔放走了陈温。

而后,蒋钦想起来一事,“高先生且坐,其中还有一些干系,未曾向使君禀明。”

“噢?”

“使君,我等细细盘问过。那陈温船只数量不足,载不得许多粮食,因此将大部分粮食贱卖,唤作银钱。倘若现下柴桑正好缺粮...只怕要让使君与高先生失望了。”

柴桑并不缺粮,看来二人来的惶急,并未多做打听。

只不过陈温这手贱卖粮草,着实惹怒了刘备和高渊。

受到动乱影响,这会整个大汉朝各地的粮食都在涨价。在一些安定地区,去岁一石粮食不过三五十钱,今年就涨到了两百钱。

从最近的江夏收来两批粮食,第二批价格要比第一批高出近三成。

要知道,中间隔了不过半个月时间!

这会北方很多地方的粮食,恐怕要涨到五百钱乃至上千钱了。

岁凶而粮贵,陈温身为一州刺史,岂能不懂得这个道理?

他怎么敢的!?

用不着高渊表态了,刘备已经将案几拍的震天响:

“扬州之粮,贱卖于何人之手?”

“回使君,正是舒城周氏!”

......

会面结束,刘备正式将二人收入麾下,同时他们带来的船只,也尽数交于糜竺,一部分清查入库,另一部分则涉及贱卖粮食的“赃款”,则需要暂时留存。

高渊站在大江边,凝望东北。

“舒城周氏,不就是周瑜的家族么。”

他从一开始就想到了周氏会和袁隗有一腿。

作为三国迷,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周瑜,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周瑜所在的家族?

周氏啊...也是名头吓人的一座大世家。

虽说比不上袁氏的四世三公,但是其从祖周景,也是三公级别的高官。从夫周忠,如今正在担任大司农,过几年就会升迁太尉,又是一位三公。

周瑜的父亲,周异,如今也正在担任雒阳令。

雒阳本就是大汉国都,相较于其他县令,无论是秩禄还是权力,都没法相比。

同为士族,周氏和袁氏自然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能帮一手盟友,顺带为了乱世囤积点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高渊突然笑出了声。

原本历史上,五年后周瑜会出任居巢县长,位于舒城西南百里左右。

然后这货因为借粮,跟鲁肃成了莫逆之交。

这份际遇,终究还是被自己一手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