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集合

六月十九日清晨薛仁带手下4名什长,24名辅兵一起离开兵营,向鹰嘴崖方向走去。

山谷很多人看见薛仁一副要打仗的模样,都在一旁担心地望着他。

薛仁来山谷这两个多月,不但教会了大家很多东西,让他们生活变得好起来,同时还是他们的主心骨。

他们现在能吃饱过上安逸的生活,都是薛仁给他们的。薛仁被送到山谷口,看了看身后相送的四叔与白伯等人。

从的卢马上下来,薛仁摸了摸的卢马的安逸,对方亲密地蹭了蹭他的头。

昨天的卢马终于可以加点,看了看白伯,薛仁决定还是不要耗着白伯了,他选择给的卢马加点。

“嘶!”

薛仁刚从马上下来,的卢马发出一声高昂的嘶鸣声,独自向远处草地狂奔而去,吓得很多百姓纷纷躲避。

“这是?”白伯看到的卢马的异样,一脸希望地看向薛仁。

“应该是突破了!白伯,我要走了,这里也不算绝对安全,现在外面到处都是乱民,你回白家肯定比这里安全。”薛仁对白伯说道。

说着薛仁查看自己坐骑属性,发现这次给的卢马升级他竟然获得了5点自由属性,这是为什么?

打开的卢马属性面板。

【的卢马】:马王

【体质】:40

【灵性】:31

特性:速度+25%,爆发+25

的卢马突破到马王,灵性从27点增加到31点,让薛仁多赚了4点自由属性点。

这匹的卢马比薛仁培养的第一匹大宛马智力可要高多了,而且他的特性比大宛马也好的多。

这的卢马两个特性简直不要太好,而且速度与爆发都达到了25%,让薛仁看了不由眼馋。

军队要是有这么一匹马王,探查敌情还不轻而易举,敌人发现想追也追不上。

看见白伯欣喜若狂地去追的卢马,薛仁把自己属性面板内坐骑删除,他知道自己以后很难再有与它接触的机会了!

至于白伯离开这里可能会泄露狼牙山秘密,薛仁倒是不担心。白伯已经年过花甲,除了爱马再无喜好,出卖自己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白家与自己合作,把自己出卖给国主,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不说,还丢了一个可以培养骏马甚至是马王的伙伴。

一行人徒步来到鹰嘴崖,来到西坡庄薛仁让薛原与郑栓回村把队员全部召集到这里,既然选择出征那么他们全卒人员都必须去。

西坡庄这三个月可是大变了模样,上百亩耕地都种上了优质的牧草,马场占地很大,七成以上壮马【体质】都达到19点,但是薛仁并未给他们升级,如今还不是时候。

原来的十几座院子如今建的就像军营一般,里面房屋都被改造成仓库,存放着各种物资。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其余队员都全部集合完毕,大家见了薛仁都在抱怨不带他们。七名士兵这次回来都没有娶妻,但是有两人订了婚,三人买了丫鬟,他们如今眼光也与普通士兵不同了!

人员全部到齐,众人穿上盔甲带上武器全部步行向南前往游龙镇西与其他人汇合。

薛仁没有骑马,此次他们的敌人是薛国西部三乡的普通百姓,这是他们的家乡如何能制造杀戮,他们的目的主要还是劝说百姓回家为主。

自己参与这次暴乱镇压,薛仁知道自己与游龙镇官员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哪怕他已经获得养马资格,但是让手下骑上战场又是另一回事,他不愿让游龙镇官员抓自己把柄,要是自己一人骑国主赏赐的马,对付普通百姓没有一点意义。

来到下薛乡清水河边,这里聚集了很多灾民,看见薛仁全副武装的到来,很多灾民四慌而逃,薛仁并未理会那些逃跑的百姓。

下薛乡很多百姓薛仁他们都认识,看到这些人一脸无助紧张而又眼中带着希望看着自己,薛仁拿出一石粮食让手下熬粥,这里灾民数百人,一石粮食分到每个人手中没有几口。

询问灾民薛仁才打听到灾民藏起来的小船,他看着手下一个个坐船前往对面,自己最后一趟上船离开。

薛仁离开后逃走的灾民们都回来了,在清水河另一边。他觉得灾民中拿武器的比例非常高,这很不正常。

或许与去年游龙镇西部兵堡的灾民一样,有些人想要趁乱获取利益。可是去年在游龙镇西部,那严格地来说不算薛国地盘,可是今年进入薛国西部三乡这可就过分了。

智力已经达到49点,薛仁想问题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简单。他再想如今的灾民,很难说没有士族的影子,那些入【士】的人智力肯定要比自己高的多。

薛仁现在突然觉得,普通百姓与那些士族相比,智力与武力强大的士族就像一位从容的牧羊人一样。

士族损失再多也就是少了几只羊,而百姓就是他们放养的羊,无论如何结果都是被宰割。

来到游龙镇门口,薛仁看见这里聚集了上千百姓,基本都是女人老人或者孩子,他们衣着单薄破旧,眼睛无神呆滞,动作迟缓似乎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薛仁没有想想到乡亲们竟然能苦到如此程度。

“远离城门一些,给大家发放炒面,每人半斤。”薛仁声音沉重道。

当薛原把炒面发放到一位老妇人手中后,很多人都向他们涌来,薛仁一边让人维持,一边告诉灾民炒面如何吃,这半斤炒面省着吃够他们吃好几顿了。

“我家少爷是北河乡娄槐村薛家之人,记着是谁给你们的恩情,领吃的排队,要是有人敢拿出武器,杀无赦!”大山一旁大喊。

其他士兵也是有样学样,现场到处都是歌颂薛仁与娄槐村的声音,大山等人听了心中也是自豪。

在普通百姓看来,不是本族的人一般没有人会去救助,只有士族大户偶尔才会施粥,但也都是为了名声。

听着灾民感激的话,薛仁劝说对方尽快回家,如果实在难以生活,可以前往娄槐村,他们家可以给一点帮助,很多灾民听见后都给他跪下。

一时间,薛仁的仁义之名开始在百姓之间传颂,有了活命的办法,百姓相传很多都开始向北河乡而去。

薛仁见这里百姓全都散去,心中不由有些紧张,让百姓去娄槐村这一步自己迈得很大,弄不好就会被整个士族官员圈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