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不灭!
哪怕就被强者从源头上抹杀,也可逆天归来?
对这种说法徐默是嗤之以鼻的,他可不是没有见识之人,真实世界中传说中的大神通者们都没有这个本事,也曾经被人抹杀过一次,如果不是借助众生信仰之力,这些人有可能彻底陨落,一个小小的武者更不可能做到这件事情。
不相信归不相信,徐默仍然仔细的研究起《武道起源》这部秘典。
根据秘典中记载,武者世界的武道之祖对于武道境界是这么划分的。
第一个境界为学武。
学武者,夏练三伏,冬练寒暑,立身如老树盘根,动则雷霆万钧,气血入炉,狼烟冲霄,肉身坚韧,金刚不坏,达到凡夫之极限,方可学武有成。
学武有成,丹田自开,衍生内力,内力周而复始,运行不息,气血交融,圆满如意视为练武。
十年练武,一招有成,身怀利器,杀心自启,行遍天下,以武会友,所向纵横,有我无敌,便为武者的第三个境界试锋。
三个境界皆成,便为武者世界大宗师之境,踏入凡人之极限,凡人之中几无对手。
而武道的第四个境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境界,名为悟武。
如果说,前者修行皆有迹可循,按部就班修行,最终终可到达,那么悟武之境,非凡人可窥视。
所谓悟武!
就是经世间凡俗搏杀,领悟武者真道,与之内心相互辉映,定自身武道之未来。
看到这段描述,徐默很自然的想到了修行之道的炼心这一关,只从宝典中记载的只言片语中可清洗读出,这与修炼体系的炼心并无二至。
但!
宝典在这个境界多有笔墨,表现出武道之祖对于这个境界的深刻理解。
宝典中记载!
所谓悟武,非是练心,而是凝聚道心!
世间道心千千万种,可走之路如大道万千皆不相同。
比如!
武者师徒之传承,向来是按部就班,师教徒学,若是如此悟武,皆武道之心不成。
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武道之心不可相同,相同则心不诚。
此为武道之第一难!
需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道,道内不能参杂一切外因。
武道第二难则为坚守。
武道之心已成,需守住自己的武道之心,日后长生久视无数年不可变,若是违背自己的初心,武道之心将瞬间崩溃,不管你身处什么境界,都会跌落到试锋这个境界,所以选择自己的道需慎重。
比如!
武者以大善作为自己的武道根基,一生并称善者接济四方而行事,若未来有一天,你面对的选择无法对的起心中善之一字,你的武道之心将自行瓦解,这个瓦解将不可逆。
就如同,人的思维,随着时间,见识等外在因素不停在变,现在之思,入了未来就如同稚子愿望愚昧可笑,如何坚守自己的心,成为了这个境界中的最难。
三是选择!
武者铸造武道之心,是有大弊端的。
如!
武道铸造天下大同之心。
此心成之日,终身将为天地大同而努力。
因!
受见识所累,铸造此心时,眼中只有身处世界,所以大同之心也将被这个世界所束缚,一旦未来某一天,世界实现了天地大同,武道修行将永远止步现有境界,再难继续前进。
若为武道前路,不为此愿而行天地大同之事,则武道之心崩溃,堕落凡尘。
“尼玛!”
当徐默看到密典中记载的这个境界时,整个人都麻了。
他无法想象,当初的那人怎么开创出了这套武道体系。
这种体系根本就不是人能修炼的。
尤其是悟武这一关,普天之下,宇宙之浩瀚,谁能做到他说的这一点?
就算有人能真的做到这一点,谁又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变?
至少徐默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的。
同时有简介说明了,为什么自那位武道之祖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突破到下一个境界,这种变态的要求下,先不说能不能修出武者之心来,就算修成了除了他,还有谁能够做到这么变态的要求?
而看到了这里的徐默,其实已经想了修行这条武道的路,哪怕这条武道真的能做到圣武之境不死不灭也一样。
虽然徐默不打算走这条路,还是继续把武道起源给看完。
原因?
徐默总觉得这个武道之祖的身份有些特殊,也许能在其他身上找到一些真实世界武者的信息。
事情果然也和徐默预料的一样,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他看到了一句话。
话的内容很简单!
若是不留心,绝对无法发现这句话的特殊之处。
那句话说了什么?
很简单!
武者至高绝学,铁砂掌,修之尽头,可达武者的终极尽头。
可惜!
我才疏学浅,铁砂掌始终无法领悟蜕变之法,无法进阶为极罡之力。
其中最为在意的有两点!
第一点,武之尽头。
这个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作为一个从底武世界崛起的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武之尽头,绝对不会这么表述。
第二点!
铁砂掌!
这部看似平平无奇的功法,其中蕴含了大深奥,修行到极致,能达到极罡之境。
而这个极罡之境也很有意思!
按照武者世界现在的修行体系来划分。
武者到达先天,内力蜕变为真气,大宗师境,真气蜕变为真元,搬山境,武者真元升华,形成一种无坚不摧,无物不破之力,这个世界的武者给这种气起名为罡气。
等武者修为达到覆海极限,罡气又被称为极罡。
这个极罡和武道之祖口中的极罡看似名字一样,但代表着的力量体系绝对不同。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位强者离开这个世界之时,武道已经达到了圣武之境。
根据这个世界对那位残留的记载,所谓的圣武之境至少也相当于这个世界的战神层次。
如此情况之下,那个人不可能领悟不了现在的极罡之力,更不可能达不到极罡之境。
所以!
这个武者世界的极罡境,很大可能是后世之人根据那位的这个名字起的,不知道算不算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却绝对不是那位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