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友平送信

友平把华静茹送回家后,自己再次经过那个舞厅。

舞厅里面的人比刚才少了一些,但灯光却更暗了。

他站在外面,看着那些搂抱在一起跳舞的红男绿女们,心中不禁为丁老师感到委屈。

他想,丁老师为人正直,却被君梅这样利用,实在让人愤愤不平。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进去看看君梅与那个男人是否已经离开。

好奇心促使他来到舞厅大门口,门童看到他大夏天穿着蓝色长衫,

还带着一副眼镜,便立刻猜到了他的身份。

门童客气地拦住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

“先生,看样子您是教书的吧?这地方可不是您该来的地方,您进去不是有辱斯文吗?”

友平被门童的话说得满脸通红,他尴尬地笑了笑,试图解释:

“我……我只是来找人的,我有个朋友在里面。”

门童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

“朋友?这地方哪有什么正经朋友?您还是赶紧回去吧,别坏了您的名声。”

友平的脸更红了,他低下头,心里暗暗责怪自己不该一时冲动。

友平回到家,刚推开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正和母亲说着话。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三叔黄月明以前的工友张师钰。

张师钰看到友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连忙起身招呼道:“友平,你可回来了!”

友平也快步走上前,热情地握住张师钰的手,笑着说:“张伯伯,您怎么来了?好久不见了!”

虽然张师钰只比他大几岁,但因为他是三叔黄月明的同事兼好友,友平从小就对他十分尊敬。

在泉城,人们习惯把叔叔称为“伯伯”(读作“掰掰”),

所以友平也一直亲切地称呼张师钰为“张伯伯”。

张师钰拍了拍友平的肩膀,说:

“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三叔的近况。他现在怎么样了?”

友平叹了口气,说道:

“三叔现在在肥城的山区里,具体地点我也不清楚。

他让我到了那里再和家里的亲戚联系,才能知道具体位置。”

张师钰皱了皱眉,说:

“那可真是麻烦了。不过,你务必连夜去肥城找到他,把这封信交给他。”

说着,张师钰从怀里掏出一封用油纸仔细包裹的信,递给友平。

友平接过信,有些担忧地问:

“这封信万一被敌人搜到怎么办?现在外面风声这么紧,三叔也被通缉了。”

张师钰严肃地看着友平,说:

“这封信比命都要宝贵!你放心,这其实是一副宏济堂治疗老人冬天咳喘的药方。

你要是被人问起来,就说是你来泉城专门取得药方。

老宋叛变了,现在带着捕共队到处搜捕。

你三叔必须按照信里的内容行动,不然会很危险。”

友平点了点头,认真地说:“张伯伯,我明白了。我一定把信送到三叔手里。”

张师钰拍了拍友平的肩膀,说:

“好孩子,我相信你。你三叔能有你这样的侄子,真是他的福气。”

友平连夜踏着星光向着西南方向走去,夜色如墨,将大地笼罩在一片深邃的黑暗之中。

他穿过馆驿街,街道两旁的房屋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静,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寂寥。

当他来到天桥南头时,天桥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矗立在无尽的黑暗中,守护着泉城的安宁。

天桥上的路灯忽明忽暗,仿佛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希望。

灯光亮起时,友平能看到桥面上斑驳的石板路,以及远处朦胧的城市轮廓;

灯光熄灭时,四周又陷入一片沉沉的黑暗,只有星光在头顶闪烁,为他指引方向。

他站在天桥上,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天桥见证了泉城的无数风雨,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迷茫。

来到火车站,友平打听了一下,正好有一班凌晨一点多经过的车会停靠磁窑站。

他匆匆买了票,登上火车。

车厢里昏暗而拥挤,友平坐在角落里,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

在泉城生活的二十多年里,友平见过太多出卖与被出卖的悲剧。

他深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信任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

他对张师钰隐瞒了真相,其实他早就知道三叔黄月明在宁阳一带秘密活动,

但他却对张师钰撒谎说三叔在肥城。

他尊敬张师钰,但更清楚敌人的手段残忍无比,一旦被抓,叛变的可能性极大。

他不想让三叔陷入更大的危险,所以只能选择隐瞒,

希望能在黑暗中为三叔留下一丝安全的余地。

由于友平及时把信送到了三叔黄月明手中,黄月明迅速采取行动。

他连夜召集组织成员,紧急传达信中的指示。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严肃地说道:

“同志们,形势危急!敌人正在四处搜捕,我们必须立即分散隐蔽,避免更大的损失。”

成员们虽然心中不舍,但都明白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

黄月明安排大家分散到不同的地方隐蔽,有的藏在偏远的山区,

有的躲进可靠的村民家中,还有的转移到了其他县城。

他特别嘱咐大家:

“记住,分散隐蔽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力量,等待反击的机会。

大家一定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轻举妄动。”

在友平的协助下,黄月明的行动非常迅速,组织成员们在敌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分散隐蔽完毕。

因此,泰安、肥城以及宁阳等地的地下组织没有遭到大的破坏。

尽管如此,敌人还是抓到了赵来风等几人。

赵来风被捕时,正准备前往联络点,却被敌人埋伏的特务抓住。

他被带走时,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只是遗憾地说:“我没能完成任务,太可惜了。”

黄月明得知赵来风等人被捕后,心中无比痛心,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安排后续的工作,确保组织成员的安全。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被捕的同志们报仇,让那些敌人付出代价。

友平看到三叔的果断和勇敢,心中也充满了敬佩。

他知道,正是因为自己及时送信,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为组织贡献自己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