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老年人的身体成分及变化

一个营养良好的人一生可分为几个年龄时段。第一时段是生长发育的儿童和青春期。第二时段是在20~35岁的巩固时期,此时肌肉和骨密度持续增加,同时体力活动能力亦达到最高峰。从35岁起,人体肌肉组织趋于逐渐减少而脂肪组织(特别是腹部脂肪)趋于增加,其程度取决于饮食习惯和体育运动量的多少。伴随这些变化的是肌力和适应性的下降。当患病时,体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病理性下降,结果导致机体功能的迅速下降,出现功能障碍、恶病质甚至死亡。

随着年龄增加,到了老年以后,人体许多方面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70岁老年人肝肾功能只有30岁时的50%~60%;70~80岁老年人的骨量,女性降低30%,男性降低15%;到80岁,神经的传导速度降低20%~30%,最大耗氧量降低40%;有40%的65~75岁老年人糖耐量降低,而在80岁老年人中,这个数字增加到50%。老年期机体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身体成分的改变:机体脂肪总量与内脏脂肪增多,肌肉量减少,以及关节柔韧性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具体来说,老年人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细胞量下降

突出表现为由于肌肉组织的质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肌肉减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强度和功能的减退,可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致使活动能力减弱、摔倒的危险增加、代谢率发生改变。缺乏运动会加速肌肉减少症的进展,而负重运动则可减缓它的进程。虽然不活动的人肌肉质量的丢失会更快更多,但肌肉减少症在活动较多的老年人中也有发生,只是程度相对较轻而已。肌肉质量和强度关系密切,因此,肌肉质量的丢失,无论多少都很重要。肌肉减少症在40多岁时便可发现征兆,在大约75岁之后才会加速进展。

少肌肥胖症是指老年人体内的肌肉质量减少、脂肪组织过多。活动能力在肌肉减少与体重超重的双重作用下成倍减退,并进一步加速肌肉减少症的发展。肥胖的老年人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久坐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久坐猝死综合征,意在说明久坐的生活方式危及健康和生命。久坐的生活方式可以解释为不活动的程度无法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简而言之,即每天身体活动消耗的能量低于200kcal。

二、总体水减少

主要为细胞内液(ICF)减少,而细胞外液(ECF)则保持恒定。细胞内液的这种随年龄的变化主要与瘦体组织(其73%为水分)的减少有关。

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或增高的ECF/ICF不会引起老年人水代谢的紊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增加,相应药物的应用也增多。这两者都可能改变老年人的身体组成成分和水、电解质平衡。

三、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尤其是钙减少,因而出现骨密度降低。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骨骼内骨组织的重量,正常人在成年后骨量仍可增加,至30~35岁时骨密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70岁时可降低15%~30%。妇女在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骨质减少更甚,10年内骨密度可减少10%~15%。因此,老年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这一状况会因营养不良、低体重、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性激素水平下降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