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在线阅读
免费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醺浅月

历史两宋元明52.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7-04 00:12:43 最新章节:第234章 投笔从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穿越+历史+逆袭。叩拜老祖宗,老祖宗反手把我丢到明末!父亲崇祯帝,本体朱慈烺,如此天崩开局,朱光宗作为一名21世纪的金融分析师,从经济开始力挽狂澜。
品牌:天津全息科技
本书数字版权由天津全息科技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免费
    张九真没有想到自己会来到明朝,成为一个普通的军户,面对即将天下大乱的局势,张九真没有逃避,更不可能向谁投降,面对历史的滚滚大浪,张九真大声喊道:“让历史的巨浪来的更猛烈些吧。”
    老白猪历史连载21.7万字
  • 免费
    元末泉州港,一笔香料巨债,七日生死倒计时南人账房陈砚握紧金算盘,在波斯商笛与闽南哭郎声中穿行。焚毁的胡椒是火,市舶司的账本是冰,蕃人墓窟的暗河涌动着血色白银。当他撕开欺诈网络,才知自己不过是蒙古贵族的算珠、色目商人的匕首、汉海商复仇的棋子——“在这座万国金窟,真相比沉船的瓷器更易碎。”历史的笔触,重现世界第一港的财富绞杀场
    渡江桥下的孩子历史连载6.4万字
  • 崇祯末年,天下大乱!内有流寇肆虐,天灾不绝,外有东虏窥伺,蠢蠢欲动。内外交困之下,享国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大厦将倾的最后关头。朱肃淮站在血与火之间,眺望破碎的河山,登高振臂,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大明再次伟大!“
    听风煮雨夜历史连载32.7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改个名字真的不难历史连载1102字
  • 免费
    万历四十四年,大明驿路朽烂如筛。九品驿丞沈驿上任望北驿,面对的是漏雨的屋顶、瘦弱的驿马、惫懒的驿卒,以及库房里堆积如山的陈年“破烂”。本想例行公事清点造册,却在积压十年的“死档”中,翻出三份要命的“快递”:一份是举报当朝户部侍郎的铁证(寄件人已凉透);一份是勋贵阴书暗讽边将动摇军心(收件人看了想打人);还有一张关外部落悬赏捉拿汉人通译的“江湖令”(沾上就甩不掉的麻烦)。前任
    NCCCCCR历史连载1.9万字
  • 免费
    法场开颅救皇后,外科圣手撼洪武!执手术刀搅动朝堂风云,率铁甲舰踏平万里海疆——从死囚到靖海王,且看陈衍给大明开头颅、换新天!
    南有嘉木辞历史完结7.3万字
  • 穿越到了大明,成为了大明好圣孙朱雄英,更是激活了盘点系统。只要盘点一切,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而接下来大明朝的名场面,一个接着一个的上演着。开局盘点朱标之死,朱元璋泪奔了。朱元璋:咱的标儿啊,你不会死的,你不能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啊!盘点马皇后之死,朱元璋破大防了。朱元璋:妹子啊,没有你咱咋活啊。!当朱雄英盘点大明奇葩皇帝,朱元璋开始暴揍朱棣!“混蛋玩意,咱大明朝的亡国之君,竟然吊
    爱吃炒肉历史连载23.4万字
  • 免费
    穿越崇祯,开局一根绳。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自即日起,上书谏寡人者,斩立决!面刺寡人之过者,诛九族!
    南山有龙历史连载8.1万字
  • 陈安,外交界的鹰派少壮,原本只是去梵蒂冈出席一场教皇追悼会,却一脚踏进了风雨飘摇的十七世纪。他穿越成了南明永历年间出使欧洲的使臣——陈安德一个注定失败、历史上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小角色。这年,明朝气数将尽,永历帝朝不保,清军南下如洪流,国将不国。这年,西班牙从巅峰滑落,法兰西刚刚平息暴乱,宗教与王权交锋激烈,大陆局势暗流汹涌。他并非帝王将相,不握兵权,不掌国策,只是一个孤身奔走的使臣。但
    叉鱼勾历史连载3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有人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那就让一切止于崖山之前!
  • 崇祯元年,陕北大旱,二年,延安府一年无雨,崇祯四年,延安连旱四年。崇祯六年,七年,八年俱大旱,赤地千里。斗粟一两二钱,民饥死者十之八九。崇祯十六年,延,庆,平,汉四府荒残己为极矣。穿越者:“一石小麦已经涨到十五两了,喝了这碗粥,跟着爷们一起干翻这操蛋的世界”老朱家不能保境安民,大顺取而代之
  • 当我穿越到宋江身上,看我活出不一样的宋江
  • 谁说姓赵就不能造大宋的反?内有宋江方腊,外有辽金西夏,中有六贼害民。赵佶、赵构匹夫,这天下你们把握不住的,还是让朕来吧。
  • 景泰八年,奉天殿。朱祁钰立于御阶之上。身后是十岁的小娃娃,台阶下是面无表情的文武百官。叹息一声,抬头看着自己惊慌失措的哥哥。他终于问出了那句埋藏心底的话。“陛下,何故造反?”ps:前方预警,主角阴谋家,不攀科技树~~~
  • 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赵祯也一样。他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但是,命运偏偏让他来到了大宋,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难当,赵祯这个官家尤其难当。上有奉先皇遗命,监国理政,距离称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刘娥天天管着。下有动不动就捧出不得擅杀大臣的祖宗之法,以直谏为荣的一群文臣时时盯着。再想想往后数年,欧阳修,包拯,范仲淹这些只能在教科书里出现的人物也会来到自己面前。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