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芝疑难杂病临证经验在线阅读

白兆芝疑难杂病临证经验

医学中医33.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9 18:48:08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顽固性皮肤病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阐述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白兆芝教授疑难杂病的临床辨治思路,包括治疗疑难病从肝论治、从毒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升降论治、从标本论治的经验,对胃癌前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口疮、顽固性呃逆、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连、肠梗阻、顽固性头痛、麻木、癃闭等病证的治疗经验。每篇内容均附有临证的典型病例,其后在按语中对辨治思路、理论依据、处方用药的经验加以详细阐发,特别重视病机分析中的病机转化,力求做到辨证与病机相一致,处方用药紧密结合证候的变化。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白宇宁 白震宁 王海萍 白煜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书梳理“少阳主骨”学说的历史浮沉、厘清其生理病理内涵和意义、以及临床对应的疾病原型等,构建出相应的理论验证模型,将湮没千年的“少阳主骨”学说引入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介绍从动物实验,临床验证一系列完整过程。建立起“和解少阳”为主要治疗措施的骨病治疗新模式,并将临床治疗范围拓展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平衡紊乱性膝骨关节炎,以及氟性骨关节炎等。希冀形成以“和解少阳”为大法,内治与外治结合、中药与针灸并用,
    王鸿度主编医学18.2万字
  •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刘渡舟教授学术思想,弘扬刘老博古通今的治学精神,更好地推动经方临床运用,广泛宣传刘老学生、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等的学习收获,我们精选了最能反映刘老治伤寒、精临证的学术著作,经撰次整理,辑而成帙,突出反映刘老之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气机论、攻邪论、水火论、湿证论、脾胃论、肝胆论以及抓主证等学术思想及其善用经方、妙用时方、创制新方、精于用药的临证经验,汇集了刘老行医60余
    王庆国 闫军堂主编医学35.9万字
  • 全书共分5个章节。第一章论述我对心系疾病的生理病理的理解,提出心、血、脉三位一体,其生理功能关键在“通”,以及“多虚、多郁、多痰、多瘀”的病机四要素。第二章论述了我临床常用的方法与体会,引入了邓铁涛提出的“五诊”概念,即把心病的必要检查作为诊察手段的补充。第三章提出了“补虚”“开郁”“化痰”“活血”四项治疗原则,以及“改善症状”“改善各项异常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三个主要治疗目标。第四章详细论述了
    王清海医学15.9万字
  • 王惠珍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乳腺科福建省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本书系其从事中医女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的心血结晶:创造性地提出“子宫与乳房相表里”之见解;结合临床感悟对《内经》《金匮要略》《傅青主女科》等经典医籍部分章节予以评注,探微溯源,释疑解惑;系统介绍了常见病、疑难病的辨治经验,理法方药,毫无保留。本书特色鲜明,求真求
    王惠珍医学11.8万字
  •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据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正脉本整理。本书是综合性医书,全书共三卷。上卷以《素问》病机为据,总论医理,广泛阐述有关养生、诊法、病机、本草理论等问题,共9篇;中卷11篇、下卷12篇,分述内科杂病、妇产、小儿等科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原
    (金)刘完素撰 孙洽熙 孙峰整理医学7.8万字
  • 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有183个国家或地区在使用针灸,中医针灸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逐步走向世界,已成为“世界针灸”。为让更多的国际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医针灸,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领衔主编了本书。本书以图片为主,采取多种(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阿拉伯语6语种)文字,从不同的视角和专题,展示中医
    刘保延 杨金生主编医学8.6万字
  • 孙良佐教授是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及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本书系孙老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书稿内容朴实、实用,记录了作者55年来在中医妇科学临床工作中的所得所思和临床实践的点滴体会。全书科学性和学术质量良好,整体框架和内容结构合理,文字朴实
    孙良佐医学20.8万字
  • 《本草备要》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本草备要》为临床实用中药著作,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刊行版次之多,为古代药书之冠。该书选药精当,突出重点药效,使用方法翔实,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药者,也是中医人员实用便捷的临床用药参考书。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
    (清)汪昂撰 郑金生整理医学14.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医经典注释丛书之一种,为《中藏经注释》。《中藏经》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内容包括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以及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全书共分为三卷,上、中卷共有49论,分论天地、阴阳、水火、寒热、虚实、脉色、脏腑辨证及痹证、痞证、中风、水肿、脚气、淋证、瘕瘕、积聚、痈疽、疔疮等,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总结了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下卷为附方,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方60余首。本次
    康玉春注释医学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