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昭和解体:日本国铁分拆和民营化的真相(译文纪实)
更新时间:2023-04-14 15:21:45 最新章节: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国铁这头巨象的崩溃,终结战后日本的一个时代,记录昭和最后的20年,城山三郎奖提名作品。战后,作为公共企业体再度启程的国铁,始终未能摆脱国家这个“束缚和羁绊”,同时,还受掣肘于战后民主化政策的产物——强大的劳动工会组织。死死抓住国铁利权不愿放手的政界与管理层的争执、管理层与工会之间的争斗、管理层内部的派系斗争、由憎恨发展为仇怨的工会相互之间的“劳劳对决”……友爱与团结、暗斗、变节、背叛、明哲保身及怨恨等等,多种复杂因素纠缠在一起,最终造成国铁组织的解体。不仅如此,长达115年的“日本国有铁路”的解体,还导致了执掌战后政治一端的国劳、总评及社会党的瓦解,作为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五五年体制”也由此分崩离析。可以说,“国铁分拆和民营化”是战后昭和时代最大的政治和经济事件。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高华彬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牧久
最新上架
- 会员1973年至1979年,饶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不久,家中年长的孩子们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江西下乡。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唯一连接他们亲情的,是一封封往来两地的家书。本书收录了饶平如在1973年到1979年之间收到的来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71封家书。在通讯不便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里,他们互相汇报生活近况,通报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对方出谋划策,家书支撑他们度过了三地分散的艰难时期。文学6.4万字
- 会员本书以抗战时期的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这两个体现国共合作的政府文化机构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它们的组织建构、文化活动和文艺政策,通过第三厅、文工会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及其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种种影响,来重新观照生存于战争和政治的纠缠之中的现代文学的发展路向和生存机制。第三厅和文工会是观照国统区抗战文艺的一条重要线索,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功利主义的一脉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和壮大。《野玫瑰》和《屈原》的两军对文学17.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讲述东北革命根据地农村参战军人战斗生活的故事,这是一群普通的农民逐渐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爱亲人、爱战友、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是一个鲜活的英雄群体。他们比那些经过影视加工的勇士更鲜活,更有生活气息。他们讲的都是自己在战场上亲历的生死厮杀的真实感受,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战争史实,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那种默默奉献一生的宝贵精神。他们的战斗故事平常且琐碎,境界和觉悟也都有限。但是,他们都纪实文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