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诗评论2020年(总第二十四辑)
更新时间:2023-04-20 17:35:12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新诗评论2020年(总第二十四辑)》所收录的文章大致可归为六个方面。“现代汉诗英译”是本辑的一个特色专题,汇集了美国汉学家兼译者柯夏智、费正华、凌静怡和顾爱玲在该领域的专业性讨论,以严肃而不失个性的态度,展现了中国诗歌在翻译认知和实践上的前沿探索。“我的阅读史”邀请四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诗人、学者开启记忆之旅,以亲切、放松、沉浸式的非学术笔调,回顾了他们各自学习时代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阅读心史。本辑“问题与事件”专题继续围绕敬文东的两篇批评长文组织笔谈。青年学者一行和王东东的讨论文章将论辩沉淀下来,贡献出各具延伸性和涵括性的学术命题,将这场“新诗学案”推向了诗学理论建设的全新场域。“诗人研究”收录了六位中青年学者的新进力作,旨在展示当代诗人个案研究的新锐视野和多棱界面。钟鸣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也是当代诗歌运动重要的参与者、见证人和观察家。本辑收录了他完成于2019年夏季的一份访谈实录,以“诗的批评语境及伦理”为轴心,贡献一份当代诗蓬勃、壮阔、鞭辟入里的诊断报告。为纪念诗人昌耀逝世二十周年,本辑特别开辟一个专题,刊发二十封经后人挖掘整理的昌耀致友人书信。这批书信与《昌耀诗文总集》“附录”部分的书信可以视同一个整体,成为诗人“命运之书”的真诚注脚。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冕等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网络作家作品类型,通过对优秀网络作家成长道路的考察和作品的细读分析,与网络作家对话,与时代对话,在世界性、民族性交汇的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结合网络媒介传播的特点,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脉络,对我国网络文学的文化意蕴、文学传承、艺术创造、时代价值、写作困境等进行研究,探讨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尝试建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理解之同情,又有理解之批判的中国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文学36.5万字
- 会员在晚清的语言与政治间寻找“中介”,在卢卡奇《小说理论》的棱镜中追索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形式”之“内容”,迷恋于《狂人日记》里“吃人”的不可转译性,试图为《繁花》的“不响”提供别一种解释……这部文集收录的8篇文章,既回溯“新文学”演进的重要时刻,也考掘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幽灵”。文学14.5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为学三十来年撰写的关于文学的论文和评论的结集,共计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践行“掐尖儿式”研究的理念:选择顶尖级的名家、最优秀的经典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和阐释的对象,以实现研读经典、走近大师、与大心相遇的目标。文章虽类分三种(经典细读、名家评析、现象透视),时跨三代(古代、现代、当代),但却以人这根红线使其彼此融为一体:探究人心的玄奥幽深,体察人性多维百态,关注人生的处境出路,礼文学38.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该书集中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相关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思考成果。本书共收入文章31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本土文学溯源”,下编为“本土作家评论”。本书所指的“本土文学”,其概念外延可以逐步缩小:面对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是“本土”;面对中国文学,湘楚文学是“本土”;面对湘楚文学,永州文学是“本土”。上编的“溯源”,就是根据这样的层次概念进行追溯的,从文学与文化及人的生活、生命的关系开始文学20万字
- 会员本书详细记录了多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文学39.4万字
- 会员“我不喜欢需要被批评赋予意义的创作,更不喜欢攀附作品延存的批评。”这是一部有关文学与偶然的批评集,将文学主体重置于由“偶然”掌舵的历史时空。黑格尔看到世界精神骑着马迎面而来,我看到的是悬在马背上的一张蛛网,缚住日出日落的世界机制。文学场也一样,是个大蛛网。每个人的写作、行动都不是偶然,都在精神追逐和名利驱动的逻辑框架里有条不紊地运行。只是文学本身预设了更多主体性,所以我们总期待一些奇迹般的、偶然的文学9.8万字
- 会员《红楼梦》的梦是神话原型式的梦,《红楼梦》的人物命运既是对他们梦境的重复也是对神话原型的重复。红楼女性悲剧命运重演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和林黛玉等人的梦,其实就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论家揭示梦和神话原型秘密之前,就运用梦和神话原型创作了《红楼梦》,这无疑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前与伟大。文学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