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在线阅读
会员

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

史玉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25.4万字

更新时间:2022-07-22 16:00:27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当代社会正在进入“环境时代”或“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治理由传统的“管控—压制型”治理模式向现代“参与—回应型”治理模式的转变适逢其时,换言之,走向多元合作共治,是生态文明时代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审视当下中国环境法规范的整体架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有关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力的规范存在着内在张力下的结构失衡和运行冲突。作为对社会形态的制度应因,环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负有重要使命。在生态文明时代,无论对于政治国家的环境权力,还是对于市民社会的环境权利,环境法都不可能舍此求彼,而必须“两面作战”,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应当具备这种全景式的面向。本书从经验和事实出发,在对学界关于环境法学核心范畴的现有理论和学说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法的法权”这一命题。认为基于环境利益之上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力是环境法学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元概念,二者不具同质性,但彼此合作共进、竞争成长,共同构成环境法制度大厦的基石。论证的核心问题是:当下主流的“权利义务法学”路径在环境法学领域存在统合力不足、缺少普遍解释力等局限性;环境法学研究应当从环境法保护和调整的环境利益出发,以环境法法权的规范建构作为学科的核心范畴;把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力置于统一的法权结构体系内,着力探究围绕实现法权目标所形成的“环境权利—环境义务”、“环境职权—环境职责”二元结构的内外部互动关系,确定各自的边界,消解其内在张力和冲突,促进两者在竞争中成长,实现法权运行的动态平衡和协调稳定。本书通过严密的学理论证,力图达到以下预设目标:第一,在理论层面,整合环境法学领域有关环境权利、环境义务、环境利益、环境责任等基本范畴的各自表述,打通研究者因各自为阵而呈现出的理论割裂和碎片化状况,为各类环境权利、环境权力的体系化分层建构和均衡配置提供一种“俯瞰式”的全景参照,从而建立起符合学科本质特点的环境法学核心范畴。第二,在制度层面,在统一的法权结构框架内,审视法权的现实运行逻辑,进而提出对多元主体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环境职权和职责进行均衡配置的思路和设想,推动构建内在协调、动态平衡、逻辑自洽的环境法法权结构体系,促进环境治理迈向多元合作共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史玉成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设有“刑事政策与刑法发展”“犯罪过失”“正当防卫”“理论前沿”“实证研究”“判例研究”“学术书评”以及“刑事诉讼与刑事执行”等栏目。所涵盖的领域包括犯罪过失理论、正当防卫理论等专题内容;构成要件论、中立的帮助行为、刑事责任年龄等刑法总论的重要内容;“航班延误保险诈骗”“逃交ETC通行费”等疑难案例的理论分析;以及认罪认罚、涉案财物保管、非法证据排除等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理论。
    江溯法律7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住房权为理论基础,区分广狭两义的住房保障概念,梳理了住房保障的各种形式。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都是一国住房供应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实现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依托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理论,采用系统研究、历史考察与比较法研究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回归制度,展示了我国住房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和不足。
    楼建波法律33.1万字
  • 会员
    新发展阶段呼唤法治创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给立足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法治理念、原则、逻辑及方式方法都带来了颠覆式的挑战。以此为逻辑基点,本书以推动数字经济治理法治化走深走实,坚持以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法治问题为导向,结合新近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深入浅出围绕数字经济治理核心的数据治理、平台治理、算法治理、场景治理等四个维度进行逻辑阐发,使读者感悟数字
    陈兵法律24.2万字
  • 会员
    进入智能时代,在人机交互条件下,国家如何治理,法治如何运行,政制如何演变,法律如何回应,这个课题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是未来的也是现实的。本书通过对治理悖论、协同进化、智慧国家、由法治国、自主政制、算法行政、数字经济等问题的探讨,力图回应上述问题,并为开创人工智能法学提供理论基础,为智能时代的国家治理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评测体系。
    邵长茂法律10.6万字
  • 会员
    本书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内容涉及:国际劳工组织与核心劳工权利、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国际金融机构与劳工保护、跨国外派劳工权利保护等。
    陈一峰法律14.2万字
  • 会员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
    李怀胜法律22.9万字
  • 会员
    校园欺凌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国,并逐渐受到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随着《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和修订也为校园欺凌法律规制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新路径。法律可以直接对学校、家庭的欺凌防治产生影响,遏制校园欺凌行为,救济与修复被欺凌行为破坏的权利与关系,本书从校园欺凌的本体现象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在明确校园欺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学理分析,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符合公平正义
    陈轩禹法律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损害赔偿重大疑难问题为线索,研究内容从损害概念、赔偿方法的理解等基本原理问题,到违反强制性规定之侵权责任构成、买卖合同标的瑕疵致扩大损害之赔偿等责任法中横跨公法与私法、合同与侵权的体系问题,再到纯粹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等损害赔偿领域的“边界地带”。
    张红法律28.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条文”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有关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在两法衔接中的条文规定运用法解释学的方法展开细致分析;对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在程序衔接机制中的地方经验和问题展开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系统性地梳理并探讨了监察与司法衔接中涉及的主要争议问题。
    董坤法律1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