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挂”宏略在线阅读
会员

“增减挂”宏略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编写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建筑城乡规划/市政工程11.1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21 10:31:3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地方相继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不足,这启发并推动了中央出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精准扶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紧紧相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作品的出版将有利于全面展示广西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与实践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成果,对广西的土地改革、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全国范围内的“增减挂”相关研究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品牌:漓江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漓江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编写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北寒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东/华中夏热冬冷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华南夏热冬暖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西南温和地区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案例。
    崔东旭 梁琪柏建筑6.9万字
  • 会员
    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界限非常广泛,城市雕塑、壁画、公园、商业街区等皆包含其内。公共艺术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品牌、文化,城市人文复兴、创新科学的规划、市民生活、城市民主与和谐皆离不开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自进入中国社会后,它也参与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申奥成功,“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公共设施也随之落成,其创新、拟态的外观和多功能的复杂结构同时满足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需求,体现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从系统规划、PPP模式研究、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对北京海绵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不同尺度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及改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书分为两大篇章,1篇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海绵城市概述、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总体概况、北京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目标与成效、北京通州区海绵城市PPP项目概况四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宝贵实践经验。
    李丹 韩元 孟莹莹 赵利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规划,让城市更智慧:第七届“魅力天津·学会杯”优秀学术论文集》收录了“2016年度城市规划行业优秀科技论文暨第七届‘魅力天津·学会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141篇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14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38篇、鼓励奖65篇。收录论文主要围绕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和勘察测绘等主题,旨在呈现当前建筑规划领域等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和总结规划实施的得与失,突出应用注重创新,对当前时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是“非常绿建”系列图书的第一本,“非常绿建”系列图书是对绿色建筑进行归纳细分、并搜集全球范围内优秀的绿色建筑项类代表进行整理出版的系列图书,本书对绿色建筑的一种类向——动态建筑的概念进行归纳并阐释,并搜集整理了全球范围内的四十三个动态建筑的代表案例进行展示。
    张军杰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分析图在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演替、内涵把握和结论展示中的叙事逻辑和整体解读。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出发点,精选针对性强、特色明显的案例进行讲解,配合设计师解说与对话,有助于读者形成属于自己的分析逻辑。分为思维解析、方法探析、空间图析、过程分析、参与辨析、空间思考六个章节,从分析图的意义、发展、特点以及常见问题,到理念、构思、方案等各个阶段分析图的应用,进一步结合完整的成功案例,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整
    赵亮 张宇 于爱民 王华琳建筑0字
  • 会员
    本论文集共收录“2015年度城市规划行业优秀科技论文暨第六届‘魅力天津:学会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164篇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12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5篇、鼓励奖79篇。收录论文主要围绕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和勘察测绘等主题,旨在呈现当前建筑规划领域等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和总结规划实施的得与失,突出应用注重创新,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
    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分三个部分讨论村镇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法与实践。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村镇社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第二部分分别从公共服务体系、设施指标与配置、一体化规划技术、效能评估与监测技术等方面,阐述村镇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第三部分是课题在东南、华南、西南地区的规划示范、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建成的成果。
    宋聚生 尹宏玲 杨震 戴冬晖建筑18.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山地河谷村镇社区的雨洪灾害现象切入,以“三生协同”为目标,水文韧性为视角,将村镇社区空间的形态投射为流域水文形态、集镇形态和社区组织形态,以对应生态韧性、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3个维度的研究,并通过进一步揭示3种形态的耦合关系,将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流域社区”的构建与管理中。同时,本书按照“现象认知-形态溯源-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对长江上游干区流域喀斯特地貌下3级江河流域中的山地河谷村
    廖凯 黄一如建筑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