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愈法在线阅读
会员

心理自愈法

唐孝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百科12.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23 18:52:3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心病还须心药医,面对焦虑、紧张、忧郁、悲伤、沮丧、挫败感这些心理问题,我们与其看心理医生,不如做自己的医生,因为人的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心理自愈法》从现代人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出发,直击那些迷茫的内心世界,运用平实诚恳的语言,教导我们运用心理的正能量,来治疗内心的毛病,重建健康的生活理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品牌:纺织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纺织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唐孝华
主页
  • 会员
    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融入其中,也能够激励我们。领导者运用故事思维来管理企业,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心,比抽象的数字和批判思维更有效。《不会讲故事,怎么做管理:优秀的领导都是会讲故事的人》从领导者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始,带领领导者进入故事思维,并从领导者的生活、经历和常识中找寻故事,分析他们如何将这些故事巧妙运用到管理中,帮助领导者有效地带领团队,提升领导魅力,进而实现卓越的人生。
    唐孝华一般管理13.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不要挑战人性》作者潘楷文全新力作,用脑科学解锁自律密码!一本人类的大脑说明书,用12个真实案例探索大脑规律,揭秘人性,拆解教育、职场、情感困境!人性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实现认知觉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顺应人性的方式实现爆发式成长!人性中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弱点,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轻松的选项。教育子女、学生应试、职场打拼,都要求人们克服“弱点”才能达成目
    潘楷文心理12.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包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的个性清单、沟通的四种心态、拯救情绪大魔王等八课内容。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2.1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的“学习动机”方面的扩展补充篇。书中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神经层面的动机原理,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苍白球”激发学习动机的技巧与方法。书中通过对动机管理者“苍白球”的解读,从脑科学角度提出了刺激运动区、海马体、腹侧被盖区、额叶的动机激发方法,并用趣味漫画的形式展示了该方法如何使用。本书适合学生、教师、家长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
    (日)上大冈留 (日)池谷裕二心理1.8万字
  • 会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第2条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学生、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入手。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教授主编,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
    蔺秀云 牛红柳 王婉睿心理7.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呱呱、莓莓、大宇和宽宽4个虚拟的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通过“小小调查员”“一起来活动”“我能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嗨,你知道吗”“焦点知识”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探索什么是勇敢和团队精神,懂得自律与宽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提升心理自助与求助能力。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1.6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包括:我会“提问”、心灵的桥梁:同理、种下“美好”小种子、我在航海学院、学做时间的主人等八课内容。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1.5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包括:压岁钱哪里去了、我爱我班、大自然,我永远的朋友、健康快乐,青春作伴等八课内容。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3.1万字
  • 会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第2条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学生、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入手。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教授主编,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
    蔺秀云 殷锦绣心理6.9万字
  • 会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充满着挑战。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是承担起这项重任的充分必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乐观、自强、修己安人、中和守静等思想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积极调节身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大学》中“德位相配”“克己修身
    肖甜 杨舒涵 陶云心理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