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清初流人陈之遴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28 17:27:0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陈之遴(1605-1666)属于清初流人中极具历史特征的一个类别——贰臣流人。本书悬置了史学和文学的现代学科分野,基于贰臣和流人这两个特殊身份探寻了陈之遴的行为史和心态史,揭示了贰臣流人这一特定人群与社会和地理的关系。在行为史方面,本书考察了陈之遴的仕宦行为与家族、明朝及南明政权、清朝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考证了海宁渤海陈氏家族地位、“杨嗣昌夺情”事件、陈祖苞案始末、陈之遴“鸩父”真相、陈之遴与黄道周的关系、陈之遴在南明弘光政权的困境、陈之遴降清始末、陈之遴在清朝屡获超擢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政绩、顺治朝重要党争案件、黄膘李三案始末、吴良辅案始末及顺治皇帝晚期的一些问题等历史细节,也分析了顺治朝内监势力在中央权力分布图中的异军突起过程、“南党”汉臣内部成员之间由于地位的频变在交结心理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微妙变化等历史现象。在心态史方面,本书考察了陈之遴不同历史时期的心态变迁,重点关注了陈之遴的三种生命体验:一是流寓辽东后面对边地生存空间对心态的强烈挤压,其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所作出的保护性调适。二是其在明亡时、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时段的兴亡之感和亡国之悲所表现出的渐进性和复杂性。三是其在明亡时、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时段的仕路之悔与叛明仕清这一政治伦理之间的关联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刚
最新上架
- 会员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暂人生里,有长达三十年,这个女人漫不经心地生活着。就像那个时代成百上千万的女性一样,她会跳舞、闲聊、恋爱、发笑、打扮,探访别人,给予施舍,她会生儿育女,最终静静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参与世界的精神。但命运有时候也会寻求一个无足轻重的主人公,以证明它也可以用易碎的材料创造出最为强烈的张力。它会安排一个软弱而且不情愿的灵魂,上演一出伟大的悲剧。描绘这种不情愿的主人公的最美的戏剧传记32.5万字
- 会员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本书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骒、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两北和两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记29.3万字
- 会员本书为知名海外汉学家阿瑟·韦利所撰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传记研究。韦利因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品为线索,描绘了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成就。尝试着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宗教、伦理等角度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虽然在道德上对李白提出了批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才华、成就和影响上给予了李白极大地肯定和赞赏。传记7.3万字
- 会员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传记15.1万字
- 会员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传记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