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交流的计算机模型在线阅读
会员

自然语言交流的计算机模型

(德)罗兰德·豪塞尔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1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01 18:07:38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和计算机对话,而不是必须编写程序,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简单很多。但是,在能制造出这样会说话的机器人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关于自然语言交流如何进行的理论。《自然语言交流的计算机模型》第一部分是对人工智能主体的高层次描述,人们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这个人工智能主体自由交谈。第二部分分析了自然语言的主要结构,也就是说者和听者模式下的命题内和命题间函词论元结构、并列结构及共指关系。第三部分定义了用Java实现的英语片段的陈述性规范说明。学者、研究生及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在这个理论柜架下开展有关自然语言交流的理论分析,进行有关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种实践。
译者:冯秋香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罗兰德·豪塞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汉语词汇语法耕耘集》收录了马真老师公开发表的论文40篇。大多是有关虚词研究的,少部分关涉到语法、修辞研究以及汉语二语教学方面的。主要分了六个部分:先秦复音词研究、虚词研究论、具体虚词研究、词的释义研究、语法、修辞研究、关于汉语二语教学。重点内容集中在第二、三部分,以举例的方式来探讨虚词在句子中如何使用的问题,以及它们的具体语法意义等。虚词研究是马老师的研究方向,也是她现代汉语教学的重点。总体来说
    马真社科28.7万字
  • 会员
    该著探究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形式建构的关系,阐释了现代汉语及其传播在新诗发生期与转型过程中的现代性作用与意义。具体论述了现代汉语白话、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形式建构中的特征、功能与意义;分析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称形式、分行形式、节奏形态、科学思潮与现代诗歌形式现代变革的关系。本项研究旨在从现代汉语诗学、语言学、传播学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的结合中,推进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研究,深化现代汉语诗
    王泽龙社科22.8万字
  • 会员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属于特定语义范畴的断代研究,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共时分类描写,利用“词项属性分析表”对每个类别下的词项进行属性分析,以探求词项的语义差别、词义来源及演变情况。下编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历时演变研究,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汇演变的特点及演变动因,探究上古
    关秀娇社科16.9万字
  • 你是否曾为小说中的人物设定而苦恼?那么,本书将是你的得力助手,为你提供了丰富的人物设定素材,从职业、天赋到性格和目的,应有尽有。书中包含职业词库、天赋与技能词库、性格特征词库,以及目标与动机词库,帮助你塑造独特且立体的人物形象。无论你是寻求正义的英雄还是描绘邪恶的反派,都能在此找到灵感。通过详细解析不同职业的特性和成长历程,以及天赋技能、性格特征和目标动机,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创造出鲜活、真实的人物角
    故事匠编著社科8.5万字
  • 会员
    本書是一部系統研究重文的專題性著作。緒論闡述了韓道昭《五音集韻》的成書價值,重文的内涵與發展沿革,以及《五音集韻》重文的術語系統、字料來源和基本類型。正文依卷次逐條考辨《五音集韻》一百五十二個韻字頭下所屬的九百餘例重文字形,基本嚢括了韻書中的生僻、疑難和典型重文。全書材料翔實,條理清晰,考證嚴密,層層剖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邱龙升社科19.8万字
  • 会员
    在学术灵感写作状态下研究写作过程,通过观察写作过程总结学术灵感写作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学术灵感写作路径,基于路径建立学术灵感写作机制,顺应机制融入学术灵感写作状态,在灵感状态下印证写作规律,往往需要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耦合。
    田富强社科3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增益完成的,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分为绪论、第一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字词的研究价值)、第二章(疑难俗字考释)、第三章(疑难词语考释)等四个组成部分。绪论主要对敦煌非经文献进行界定并分为三个阶段,介绍了目前敦煌非经文献字词训释工作目前整体情况。第二章,敦煌非经文献俗字考释。第三章,敦煌非经文献疑难词语考释。本书中所说的敦煌非经文献指敦煌文献中除佛经道经儒经
    赵静莲社科21.9万字
  • 会员
    写小说让你感到痛苦吗?为了写出完美的作品,你绞尽脑汁,瞻前顾后,以至于无从下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过多的思考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让你错过了创作的关键瞬间。对此,巴特勒认为,写作不是一种理性活动,而是一种情感抒发。他提出了“梦空间”这一概念,认为它是创作真实而充满灵感的小说的必要工具,并且给出了进入“梦空间”的方法。他认为小说创作要以“欲望”为指南,深入探寻人类的生存状态,重新阐释了“人类欲望”这一
    (美)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社科12.1万字
  • 会员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奠定了古代文体基本格局,文体参与文化建设和人生日用,在知识者的写作生活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成为中古文论勃发的基础。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
    郗文倩社科5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