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休谟(中文版)在线阅读

牛津通识读本:休谟(中文版)

(英国)A.J.艾耶尔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哲学西方哲学6.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07:20:01 最新章节:第五章 道德、政治与宗教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休谟是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还在世时便被尊为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对一系列广泛哲学论题的“自然主义”观点,引出了许多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理论,涉及知觉、自我同一性、因果性、道德、政治和宗教等领域。身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艾耶尔在这本引人深思的小书中讨论了所有这些领域,并对休谟引人入胜的生平和性格进行了描述,大量引用了休谟那些明白晓畅又富有智慧的作品。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吴宁宁 张卜天
上架时间:2016-11-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国)A.J.艾耶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白璧德所提出的“国际人文主义”的概念出发,在阅读大量白璧德英文原著、学衡派报刊和相关一手史料基础上,打破前人对学衡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等的论断,重现挖掘白璧德所倡导的国际人文主义运动与学衡派的联系。本书以双重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一方面回到白璧德的西学背景,探讨其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下形成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并进而澄清了白壁德的宗教信仰问题;另一方面细致考察了学
    李欢哲学24.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5章,内容包括:近代政治哲学的中世纪背景、近代早期政治哲学的基础、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洛克的政治哲学。
    赵敦华哲学14.5万字
  • 会员
    随着全球化的深度行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力量也日益活跃,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回响与激荡?未来是走向“文明的冲突”,还是“文明的融合”?历史学特别是思想史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并做出应有的回应?本书从全球思想史视野出发,研究概念与文本的全球性流动,考察和辨析这一流动与移位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世界,进而展开建构世界的实践。期待这一探讨能为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
    孟钟捷 李宏图主编哲学30.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古希腊悲剧与人生、古希腊哲学的意蕴共两卷,内容涉及奥林匹斯宗教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渊源、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古希腊悲剧的深刻哲理、形而上学的宿命、“命运”与“背后的东西”等。
    赵林哲学5.9万字
  • 会员
    本书不但继续阐发了作者在晚年一直坚持的“否定哲学”-“肯定哲学”的区分和统一的思想,更是用一种宏大的哲学史视野梳理了“唯理论哲学”(实即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形成线索,其中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探讨尤其提供了大量新颖的洞见。
    谢林哲学26.5万字
  • 会员
    《符号》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一些文章的结集,涉及语言、社会、理性、主体性等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通过这些文章,梅洛-庞蒂加入到了当时各种思潮的争论中,发出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角度的声音。这些文章主要有:“间接语言与沉默的声音”、“论语言现象学”、“从莫斯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哲学家及其阴影”、“爱因斯坦与理性的危机”、“成长中的柏格森”、“主体性的发现”、“评马基亚维里”、“胡塞尔与语
    (法)梅洛-庞蒂哲学31.1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揭示出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结构上的一致性,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把全部哲学阐述为自我意识的不断前进的历史,更将哲学家的思考与客观自我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阐释为柏拉图式的回忆和对话。这些思想和方法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谢林哲学20.9万字
  • 会员
    生命如一场盛大的舞会,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舞者。尼采认为,起舞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灵魂的绽放。有人轻盈如风,有人热烈如火,但真正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生命的脉搏,在舞动中领悟存在的意义。《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汇集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七大篇章深入探讨自我、生命、人性与道德等核心议题。书中既有对个体自由与自我超越的呼唤,也有对传统道德的大胆批判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每一章都如一剂强心针,激励人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哲学9.4万字
  • 会员
    耶路撒冷和雅典作为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西方精神的两大源头。了解两希文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作为20世纪独树一帜的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对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有着深刻的思考。本书以这个主题作为焦点,重点考察施特劳斯对近代政治哲学家尤其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研究,并专门讨论了施特劳斯与施米特之间的思想对话,从而从政治哲学角度辨析耶路撒冷与雅典之争以及古今之别的意义。
    陈建洪哲学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