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在线阅读
会员

电子政务

赵国俊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政治理论30.8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7 16:25:16 最新章节:反侵权盗版声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电子政务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12章,分别讨论了电子政务概要、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变革、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政府公共服务的电子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与实施、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览等内容。通过本教材,读者可学习到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线索,了解世界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情况,熟悉我国电子政务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掌握电子政务系统规划设计、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相应政府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方法。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档案学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培训用书,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人员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架时间:2009-02-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国俊主编
主页
  • 会员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全书在对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和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关系,进而介绍了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电子化公务处理、电子化公共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内容,并分析了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电子政务法制建设、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等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最后,还对中国
    赵国俊主编高教教材26.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既遵循了现代国家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式的特征。本书从理论、社会、行政、财政、政党、法治、民族、历史以及比较等视角探寻“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从历史进程和现实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础理论:从经典理论、传统社会形态、现代社会的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社会路径;从西欧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现代行政体制及其运行等
    徐勇 陈军亚等政治38.8万字
  • 会员
    《比较政治学研究》是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于比较政治领域的研究。本辑是《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15辑),共收录了十一篇文章。从主题上看,既有对经典学者思想的当代反思,也有关于革命、政治稳定、政治秩序等命题的理论思考,还有聚焦国别或地区的比较研究。同时,本刊编辑部着力打造“《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进展》年度报告”系列,本辑将刊发2017年年度报告。
    李路曲主编政治18.1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政治认同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媒介化社会中青年政治认同的意义和现实需求,聚焦和考察了中国语境下网络政治传播场域中的青年政治认同生成机制。
    吕催芳 周永红政治19.6万字
  • 会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专题询问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种法定方式。为了整体呈现这种监督形式及其有效性,本书在梳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理论渊源以及分析专题询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对人大监督权的实施情况以及监督意识进行了系统评估和分析。着力论证了专题询问是我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的新路径,并对人大专题询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本书对提升专题询问实效,推进人大监督制度完善,彰显全过程人
    杨志玲政治14.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
    陶庆主编政治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及其对日本内外政治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的考察,在讨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平主义”等战后日本重要政治思想概念的涵义与变迁,讨论了其各自与西方、中国相关概念的区别及其彼此在战后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关联。第二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日本政治互动关系的考察,在讨论近现代日本民主进程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
    邱静政治19.3万字
  • 会员
    根据沃马克(BrantlyWomack)提出的非对称理论,非对称关系是一个描述国家间关系的二元简化结构,该结构由“强—弱”两个行为单元组成,强国虽然在国家军事规模、经济资源以及政治动员能力等要素上占压倒性优势,对于与弱国的关系方面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强国很难拥有彻底解决与弱国之间冲突的能力,无法单方面、一意孤行地决定双边关系的“每一个具体条款”。弱国虽然没有直接挑战强国的能力,但是拥有空间表达本
    陈岚政治17.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个关于美国立国时期近代政治观念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及所形成的美国政治观念的特征的研究。研究采用社会的观念史方法,考察了信息流通各环节的历史状况;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以英国和法国为参照对比国。研究显示,在18世纪晚期,与英法等国政治观念的革新发生于精英阶层或上流阶层不同,美国近代政治观念的传播及于平民,而观念革新的广泛参与最终形塑了一种跨阶层的、具有强烈实践色彩的主流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即“
    应琛政治25.8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制度社会学体系进行了构建,论述了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状况、制度社会学体系框架的内容、制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中国社会制度建设,归纳了社会学三个发展时期和不同理论流派的制度分析范式,对西方社会学发展中二十一位社会学家制度范式进行了研究,为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创立和研究做了一个基础性的铺垫。
    王胜利政治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