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在线阅读
会员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马林贤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8万字

更新时间:2014-05-21 13:50:49 最新章节:第45章 19世纪和20世纪初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略论(10)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品牌:四川数字
上架时间:2013-07-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四川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女性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民国几十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女性的法律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却逢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本书首次把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及二者的“互动”放到整个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考察,对民国时期传统乡土社会、都市空间、苏区及解放区女性法律地位的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爬梳,以此探究民国女性法律地位、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文
    章敏文学25.5万字
  • 会员
    竹枝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字载体之一,其形式固定、内容庞杂、风格谐趣,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传承,成为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元代至民国时期京津竹枝词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与范围,初步探析京津竹枝词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描摹其中所记述与呈现的城市民俗生活与城市民众类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引入民俗文献的体例与立场问题,重点探讨以诗体形式存在和流传下来的京
    郑艳文学18.8万字
  • 会员
    莫怀戚是一个具有“文化地标”属性的优秀小说家、一个对于区域文化建设具有创造性贡献的知识分子。他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和平民作家的立场和视角,从事自由意义上的写作,使他和他的小说成为了重庆乃至西部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书作者以同事和至交的双重身份长期从事莫怀戚小说的研究,并且围绕与小说相关的诸多重要问题与莫怀戚展开过深广的文化探究,记录和积累了大量独有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莫怀戚的乡土小说、侦探推理小说
    张育仁文学28.7万字
  • 会员
    “先锋”与“民间”,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话语中重要的两极:前者追求叛逆、前卫、飞扬、超越,后者则呈现出自然、鲜活、原始、本真;前者求新思变,后者则固本溯源。本书围绕“先锋”和“民间”话语展开,从话语理论的探讨和文学批评实践出发,结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湖北地域文学批评等前沿问题,从点到线、由线而面,将经典作家个案解读、现代诗歌转型研究、特殊文学思潮现象分析、整体社会历史文化观照等统摄起来进行考察,
    刘继林文学23.8万字
  • 会员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高楠 徐可超等文学25.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实证考察读者分布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学读者和网络文学粉丝,进而理解他们的“三观”与阅读兴趣构建。然后,以“入场”姿态解析网络媒介对阅读方式的深刻影响,把握网络文学阅读的独特性。而对读者们的书评话语,则抓住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不仅体现读者的欣赏取向和审美心理机制,也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在理解读者批评的基本价值指归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理论,以期从接受之维推进对网络文学的
    周兴杰文学16.1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鼎盛期(60年代)、晚期(70至80年代)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理论,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小说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该书既是卡波特小说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介绍卡波特其人其作的入门读物。
    杜芳文学16.7万字
  • 会员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诗歌史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诗歌大量以声音、表演、跨媒介合作等形式呈现,突破了以印刷文本为核心的传统诗歌体制。这既是当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诗歌沿先锋、实验路径的变革,又是诗歌古已有之的“活动基因”的释放。纽约派诗人正是这场诗歌转型中的先锋代表。本书以其诗歌朗读、诗歌—剧场、诗—画、诗歌—电影、诗歌—音乐合作等为考察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活动诗歌”概念,并对纽约派活动诗歌的复杂谱
    蒋岩文学22.9万字
  • 会员
    清代诗社研究是清诗研究的重要分支,由此可观照清诗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也可探寻相关诗人群体、地方文学的状貌。本书以社诗总集为线索和文本依据,考察其规模、形态与体例,以展示清代诗人结社方式的多样性。透过结社主体、地域分布、诗歌创作等不同视角,本书试图还原清代诗学观念及审美的建构过程,分析群体性趋同化创作在清人实现社交需求和情感互动等方面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呈现清代诗人群体的艺术修养和
    胡媚媚文学34.9万字